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内江市市中区白马镇内江绿色能源产业园的内江表面处理基地定制化厂房(一期)项目,现场塔吊林立、机械声轰鸣,包围着蓝色防护板的建筑物拔地而起。与此同时,内江表面处理基地污水处理中心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分工明确,分散在各自作业区紧锣密鼓地开展施工作业,建设现场热火朝天、干劲十足,一片繁忙景象。
内江表面处理基地定制化厂房(一期)项目建设现场
看着项目离交付的时间越来越近,广东四川商会执行会长、广东益诺欧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恒心中感慨万千,他分享了项目对接以来切身体会的“四个感受”:“我感受到了在初见时的心有灵犀,我感受到了在洽谈中的双向奔赴,我感受到了在推进中的孜孜不倦,我感受到了在落地后的无微不至。”
该项目的落地建设,折射出内江市市中区以商协会为支点撬动开放格局的战略智慧。
近年来,市中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将商协会招商作为扩大开放合作的重要抓手,创新构建“政府搭台、协会牵线、企业唱戏”的协同发展模式。通过实施政府和商协会联动招商,成功引进广东四川商会内江返乡科技产业园、内江表面处理基地等多个重大项目,带动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高位推动强引领,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速的背景下,内江市市中区如何发挥其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枢纽功能,在新阶段开放合作中抢占先机?
内江市市中区亮出秘诀:充分发挥商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加速产业招商和对外开放步伐。
制度创新激发招商活力。市中区成立商协机构招商、以企招商等6个工作组,区级领导牵头挂帅,高位推动招商引资工作;组建三大园区招商专班,将园区建设的精英骨干纳入招商队伍,提升项目落地效率。
精准对接拓展合作网络。市中区与广东四川商会、成都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新疆内江商会等30余家异地商协会建立联系,牵线搭桥200余次互访考察,与四川表面处理协会等2家商协会达成合作关系。
内江表面处理基地建设现场
聚力攻坚推动项目落地。市中区相关部门组成服务矩阵,提供选址、证照办理、项目建设等全流程服务。投资55亿元的内江表面处理基地项目,实现签约即开工,项目建设一帆风顺,现已完成全部主体建设封顶,十多栋厂房拔地而起,成为内江绿色能源产业园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目前已签约企业5家,意向入驻企业20余家,产业集群效应初步形成。
双向奔赴结硕果,打造精准对接新范式
“内江早在2019年便已规划布局表面处理工程和先进装备制造产业,这与益诺欧的核心业务和布局西南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让我们初次接洽便萌生了合作的想法。”张恒表示,历时三个多月,广东益诺欧、市中区政府30多次互访、磋商讨论,克服重重困难、建立深厚信任,促成内江表面处理基地项目落地。
作为广东四川商会执行会长,张恒还引荐了惠州银瓶山实业有限公司等商会企业到市中区投资,并签约广东四川商会内江返乡科技产业园项目,同时签订了东莞和泰精密数控设备生产基地项目、惠州富邦电子FPC材料(柔性电路板)加工生产基地项目等6个项目。
同时,市中区建立了“政府+商会+企业”联合招商机制,与广东尚宸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成都表面工程行业协会、内江市尚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等商协会、企业在广州、内江等地共同举办“内江表面处理基地招商会暨川渝表面处理上下游产业链供需对接会”“表面处理产业链供需对接及园区推介论坛,暨全国表面处理产业园发展大会”等现场招商活动4次,影响行业协会和意向企业代表超过500人,联合招商释放乘数效应。
据统计,2024年市中区共引进广东四川商会内江返乡科技产业园等重点项目30个,实现省外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56.87亿元、增长28.52%。
筑巢引凤显温度,营造亲商安商新生态
项目“电量满格”马力足,离不开建设的速度与激情,更离不开市中区坚持“环境为王”,提供全方位服务,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全要素保障增动能。市中区全方位保障项目水、电、气等需求,甜味食品产业园区超16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和日处理5000吨工业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陆续投入使用。绿色能源产业园加快表面处理行业定制化厂房建设,预计2025年下半年达到交付使用条件。
全周期服务解难题。市中区深化“进千企”长效机制,区领导带队开展新春暖企活动,累计走访企业100余家次。持续深化“保姆式”服务,提供从选址规划到投产运营的全程帮办代办服务,协助办理登记注册、项目备案等事项50余件,及时协调解决用工、融资等实际问题20余个,全方位保障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达效。
全流程改革提效能。市中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集中开设“高效办成一件事”“惠企政策落实”等特色窗口4个,完成全市首个“开办餐饮店一件事”办理;深入推进审批事项“线上”踏勘改革,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分别压缩至1.5个工作小时、40个工作日,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展望未来,市中区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举措,与商协会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共同体”,推动招商引资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共同谱写政企协同、合作共赢的新篇章,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更强动力,为全市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中区样本”。
(四川经济网记者 毛春燕 李弘)
(内江市市中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