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70%以上财政支出投向民生领域 宣汉推动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02-28 10:52:50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张肇婷校对:赵丁责任编辑:黎琦审核:张瑞灵

四川经济网达州讯(记者 王晓英 赵权军 文/图)2月27日,宣汉县人民政府召开"惠民生、暖民心"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系统展示了近年来该县在教育强基、医疗提质、社会保障、城乡焕新等领域的创新实践与突出成效。作为连续两年入围全国"百强县"的革命老区县,宣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70%以上财政支出投向民生领域,不断提升全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de15416-5521-4c9f-8771-057b1e655a8f.jpg

新闻发布会现场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近两年来,宣汉以19.5亿元教育投入,推动基础教育全面升级,两年间新建学校9所、改扩建校舍85所,新增学位1.3万个,彻底破解"大班额"难题。通过实施"三名工程"培育计划,建立城乡教师交流机制,形成覆盖全县的优质教育生态。宣汉中学连续入选"中国县域百强中学",县职中本科上线率稳居全省同类院校榜首。2024年高考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县一本上线1801人,本科上线5544人,10名学子圆梦清华北大,自2014年以来累计输送清北学子达135名,为县域发展储备了强劲人才动能。

从“看病难”到“享名医”

宣汉通过构建"1+2+N"紧密型医共体,实现县域就诊率超90%,县医院晋升三甲,并连续8年蝉联全国县级医院百强。创新开展"云端医疗"服务,与北京301医院等医疗机构建立远程诊疗通道,让山区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宣汉还建立了"雁归人才"引育机制,建成3个专家工作站,培养省市级名医8名、医学硕士32名,为县域老百姓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目前,该县已形成"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的分级诊疗格局,基层首诊率同比提升23%。

从“基本兜底”到“幸福有底”

在养老服务体系方面,宣汉已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助餐网络,中央银发食堂、失能老人照护中心等设施投入运营,创新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儿童关爱工程惠及4500余名留守儿童,设立寄宿学校55所,课后服务覆盖13.2万名义务教育学生,家长满意度达99%。2024年累计发放各类救助金3.8亿元,其中低保救助2.99亿元,残疾人"两项补贴"惠及3.49万人次,高龄补助覆盖3万余名老人,构建起多层次社会保障网。

从“住有所居”到“宜居宜业”

在“十四五”期间,宣汉投资8.4亿元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97个小区焕发新生,惠及2.1万余户居民。通过加装电梯120部、新增停车位2300个、建设26万平方米城市绿地,打造明月新城、百节溪公园等城市“绿肺”,新增绿地面积26万平方米,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县城"。

此外,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中宣汉共投入85亿元,新改建公路1135公里,形成总里程超1.2万公里的立体路网。创新物业服务质量考核机制,清退不合格企业1家,惠及14万业主,推动基层治理效能整体提升。

展望2025年,宣汉将启动"温暖宣汉"十大行动,持续推进各项民生事业加速发展,为“百强晋位 冲刺千亿”奠定坚实的民生基础。其中,包括推进"三桥六路"建设,打通城市内循环,实施危旧房改造和高层建筑除险保安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提升社会保障标准,实现2.8万名儿童保教费减免、20万人医保补助提高。开展城镇就业拓岗行动,新增就业岗位8500个,同步推进"两癌"筛查、失能老人照护等民生实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