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三农 >新闻详情

南充市顺庆区:科学种植“鱼菜共生” 一池碧水掘“双金”  

2025-03-03 10:28:03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张肇婷校对:赵丁责任编辑:黎琦审核:张瑞灵

四川经济网南充讯(万家利 记者 李国富)近日,记者走进南充市顺庆区渔耕源家庭农场,目睹了“鱼在池中游,菜在架上长,草莓悬空挂”的现代农业奇观。这个“鱼菜共生”农业科普教育基地,正以颠覆传统的种养模式,书写着生态循环农业的生动答卷。

俯瞰渔耕源家庭农场

生态循环链 鱼菜相生见真章

在13000平方米的智能温室里,24个鱼池与128个蔬菜槽通过管网相连。鱼儿在循环水流中游弋,草莓在无土栽培架上红艳欲滴,生菜在营养液膜中舒展翠叶。“‘鱼菜共生’就是鱼和蔬菜循环种养的生态种养模式,将鱼的粪便和饵料残渣转变为植物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流进菜池,菜池中的蔬菜将养分吸收后,净化的水再次回到鱼池中,整套系统循环流动,蔬菜不施化肥、不打农药,鱼不使用抗生素,从而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农场负责人董文斌介绍,大棚建有“气象站”,可实时显示棚内湿度、温度、光照和溶氧量等数据。

鱼菜共生系统

“农场现有鱼菜共生系统四套、水果10余种、水上蔬菜20余种、淡水鱼10余种,一年四季有果摘、有菜采、有鱼吃,所有水果、蔬菜的栽培模式都打破了传统方式,采用创新栽培技术,严格把控生产标准,整个生产过程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执行,目前是规模居全国前列的鱼菜共生农场。”董文斌说,去年大棚生产蔬菜约60万斤、水产约4.8万斤。

“激流养殖让鱼肉紧致无土腥味,种出的草莓甜度高,蔬菜维生素含量也高。”董文斌托起刚采摘的生菜,自豪地说。

农场负责人董文斌观察蔬菜长势

“双链”驱动产业兴 农旅融合拓新局

在草莓种植区,村民张清碧正麻利地修剪老叶,“长期工月薪是3500至5000元,季节工月薪是2000元。在这上班比外出打工强多了!”据悉,农场通过“固定岗+季节工”模式,带动周边20余户村民年均增收2万元。智慧农业的“乘数效应”不止于此,农场的鱼菜产品通过游客购买、农场餐厅、农耕体验研学、农贸市场等渠道销售,鱼类价格在18元-38元/斤不等,蔬菜则统一为10元/斤,年产值突破百万元。

随着农耕文化传习基地挂牌,这座科技农场正变身“网红打卡地”。周末的亲子研学团络绎不绝,孩子们在互动区学习生态原理,家长在采摘区体验“水上种菜”乐趣。“去年接待游客超8万人次,农旅收入占总营收的65%。”董文斌透露,农场将继续推广鱼菜主题餐厅和农耕文化活动,打造“从田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

 亲子研学活动

据了解,4套鱼菜共生系统每年可节水95%、节地65%,氮磷利用率提升至100%,真正实现“资源吃干榨净”。如今,这种模式已在顺庆催生出“稻渔共生”“三池两坝”等形态,成为生态农业创新标杆。

变废为宝、高效利用、节本增效……近年来,在顺庆嘉陵江畔,科技与农业的交响曲愈发激昂。当传统农耕智慧邂逅现代种养技术,“一水双收”的绿色传奇还在续写着顺庆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图片由南充市顺庆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