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讯 (记者 苏俊 张恭浩楠)氢能,被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2024年更是成为了成都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打造的两条重点产业链之一。目前,成都已聚集100余户氢能关联上下游企业,涵盖制氢装置、储氢压力容器、加氢设备、氢燃料电池系统等领域,多类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
而在这条新赛道上,新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军之一。短短几年间,新都区已形成“链主+链属”多家企业聚集,初步建立起氢能的“研—制—储—运—用”的产业链条。
四川荣创新能动力系统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走进位于新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四川荣创新能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荣创新能”),生产线上一片忙碌,春节前公司刚加班加点完成了2024成都市燃料电池商用车“揭榜挂帅”项目氢燃料电池系统的交付,节后又马上投入了大功率氢能源燃料电池系统的研制生产中。
“这就是我们最新一代的氢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功率达到了240千瓦。”在车间一旁的氢能实验检测中心,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西南交通大学氢能及储能技术研究院院长、荣创新能公司董事长陈维荣正在检查技术人员对刚下线的产品进行性能测试的情况。
顺着陈维荣的手指看去,可以看到检测台上一台不到一个立方大小的“铁盒子”,“别看它看上去不起眼,如果是用在有轨电车上面,这么一套系统就足够了,如果是搭载氢能源的高铁列车,10套系统就可以。”陈维荣说,这套系统的核心指标已经是国际领先水平,且设计寿命更长,做轨道交通动力系统的话可以达到3万小时,做地面的发电系统可以到4万至5万小时。
“我们的产品迭代非常快,你看最新这一款,已经比第一款小了一半多,但功率却翻了几倍!”陈维荣在一台最小的燃料电池系统前停下,“去年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上搭载的是100千瓦的燃料电池系统,一年不到,现在已经升级到240千瓦了!”
尺寸越来越小,功率却越来越大,使用寿命也越来越长。这里展示的不光是企业产品的更新迭代,也是一部中国大功率氢能源燃料电池系统的发展史。据悉,目前国内70%氢能轨道交通车型的氢动力系统都出自荣创新能,不仅填补了国内的市场需求,还将走出国门,未来有可能让“成都造”产品在全球大地飞驰。
四川荣创新能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检测中心
创新永不停步。企业研发中心内,科研人员又在紧锣密鼓地开展新一轮产品的研发。“下一步,我们的燃料电池系统会再升级,目前正在开发300千瓦的系统。同时应用端也在拓展,除了轨道交通、公路交通,还将有氢能发电系统等更广阔的应用场景。”陈维荣说。
据新都高新区管委会产业提升部部长曹雪原介绍,不仅是荣创新能,目前新都区已聚集了厚普氢能、势加透博、轻绿科技、新研氢能等一大批氢能源科技创新企业,形成了“制储运加一体化”的产业链条。“我们正在深入实施重点企业梯次培优计划,加大‘小巨人’、专精特新、高新技术等企业扶持力度,力争培育更多‘镇园之宝’。站在立园满园的新起点,2025年,新都高新区将围绕五大攻坚行动,聚焦高端化、特色化、专业化,常态化落实马上办机制,推进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实体运营,加强内培外引,提升园区发展能级。”曹雪原表示。
(图片由成都市经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