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成都发布30个专项职业能力项目,陪诊服务行业迈向规范化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廖振杰 文/图)3月10日上午,“2025年度成都市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品牌发布暨陪诊服务人才培育联盟成立启动仪式”举行。活动上,成都市人社局集约发布了30个“成都特色”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

活动现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专业化陪诊服务的需求日益旺盛,陪诊服务人员这一新职业应运而生并迅速崛起。规范陪诊服务这一新兴业态,对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具有深远意义。

活动现场,成都市人社局联合市教育局、市民政局等多部门,共同推动组建了“成都市陪诊服务人才培育联盟”。该联盟汇聚了职业(技工)院校、培训学校、医疗机构、养老机构、护理机构、评价标准开发单位以及互联网供需对接平台等多方力量资源。联盟将从共建共享培训和评价标准体系、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资源整合与调配、联合市场推广、培训交流以及加强行业自律等多个维度开展深入合作,推动陪诊服务从“零散化”向“职业化”转型。

据介绍,针对陪诊服务行业存在的人才短缺、职业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成都在全国率先开发了陪诊服务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并同步构建了培训课程体系,考试合格者将获得人社部门颁发的《陪诊服务专项职业能力证书》。为确保考核评价过程的规范与严谨,成都市成华区建成了“成都市陪诊服务专项职业能力标准化考点”,通过统一规范的标准化考试,确保每名获证人员都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活动现场,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华西康养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等11家单位,代表首批110家联盟成员单位签订了《成都市陪诊服务人才培育联盟合作框架协议》。此外,首批陪诊服务应用试点医院名单也在活动中公布,包括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和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

活动上,成都市人社局聚焦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新职业群体和灵活就业人员,探索实现从培训、评价到就业创业的全链条服务,打造并集约发布了30个“成都特色”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这些项目聚焦民生、紧跟时代,涵盖了健康照护、数字经济、餐饮旅游、生活文创、绿色低碳等五大领域,精准对接成都市的产业发展方向和劳动者的就业创业需求。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赋能劳动者快速掌握实用技能,实现从单一技能到多种技能的全面提升,为劳动者实现更高质量灵活就业提供有力保障。

本次发布会吸引了来自院校、医院、养老机构、护理机构、职业培训学校、企业等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