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从“提篮叫卖”到“云端销售” 巴中市青南村“直播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2025-03-14 19:15:11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易陟校对:丁晓宇责任编辑:杜静审核:杨璐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胡敏)“正宗农家红薯粉、大巴山散养土鸡,喜欢的朋友请点击1号、2号链接……”在巴中市巴州区枣林镇青南村,“直播增收”已成为常态,村民们“站在院坝卖全国”,体验到了农特产品“网上变现”的幸福感。

“今年2月以来,青南村已累计开展直播活动3场,带动农产品销售额突破4万元,惠及农户60余户。”青南村驻村第一书记穆晓霞说,为持续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青南村依托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对口帮扶资源,积极探索“电商+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从“提篮叫卖”到“云端销售”,青南村以直播带货为支点,撬动了乡村振兴的新可能。


青南村直播现场

青南村何以走出“流量变销量、直播促增收”的创新之路?穆晓霞分享了三条经验:党建引领,凝聚助农合力;创新模式,从“赶集式”直播到质量严控;多方联动,拓宽销售渠道。

青南村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组建了由驻村工作队、村干部、村社社长构成的志愿服务队,定期向农户收集农特产品售卖意向,售卖产品涵盖果蔬、干货、鸡鸭等10余种特色产品。驻村工作队每半个月主动与直播带货团队对接直播档期,今年已在村一社、二社、三社各开展一场直播带货活动。通过“党建+电商”模式,村党支部牵头整合资源,协调物流、包装等环节,确保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顺畅流通。

打通渠道的同时,守住质量“生命线”。每场直播前,青南村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都要仔细梳理直播售卖的物品,对于不易邮寄的鸡蛋、生鲜肉类等,会提前提醒村民不要带到直播点,对于长期储存的干菜、腌制食品等,会逐一检查质量,确保“每一份产品都可溯源”。此外,青南村还创立“集体-农户-企业”模式,由驻村工作队委托村种植养殖合作社培育健康的鸡苗,免费发放给农户,按照统一养殖标准养殖,最后通过电商直播平台售出,既保障了产品的质量,又带动农户增收。直播中,主播不仅展示产品,还详细介绍农户的故事,例如“李阿姨家的红薯粉”“张叔叔的土蜂蜜”,拉近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距离。

村民参与直播卖货积极性高涨

除了集中直播,多元化销售渠道也在不断拓展。青南村积极拓展合作网络,与省市有关部门、电商平台及媒体联动。例如,在“农特产品进校园”活动中,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消费帮扶方式采购青南村金丝皇菊,单场销售额超1万元。同时,村集体注册“青南里农家小店”网上店铺并进行推广。今年初,青南村通过抖音、微信视频号、微信店铺等平台形成“常态化直播带货+店铺售卖”双轨模式,成功将青南土鸡、干货等产品推向全国市场。

通过党建引领、模式创新和渠道拓宽,不仅让农产品“出圈”,更让村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穆晓霞介绍:“下一步,我们还将组建村级党员先锋队,积极搭建农户与直播团队的桥梁,让更多人看到农村的优质产品。未来,青南村将继续以数字技术赋能农业,书写乡村振兴的‘绿色答卷’。”

(图片由青南村驻村工作队提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