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什邡市巧用前沿AI技术,为木耳产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打破了种植技术瓶颈,推动了产业从传统模式迈向智慧农业,缩小了实验室与田间产量差距。AI如何赋能农业?近期,什邡市木耳协会给出回答。
什邡作为中国黄背木耳之乡,一朵朵的小木耳,成为了当地致富的“顶梁柱”。随着黄背木耳产业的发展,产量增长却成为瓶颈,与实验室理论产量存在差距。经过测试发现,问题症结在于棚架内传统的 “微喷系统”。该系统无法精准感知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关键环境参数,种植户只能凭经验粗放喷灌。
面对此难题,什邡市科协迅速组建党员突击队,协助木耳种植用户攻坚克难。明确提出三大方向:打造农户负担得起的灌溉系统;构建以传感器数据为依据的智能自动灌溉体系,人工为辅,降低人力成本,提升实用性;先试点,成功后全市推广。
为找到最优解,什邡市科协组织党员突击队借助deepseek等AI工具,反复研讨,数十次优化方案。对几十种传感器进行严格测试,综合评估成本效益,选定适配的传感器与摄像头,开展系统研发。同时,在数据传输、安全加密、算法效能、操作便捷性等方面,对系统程序进行数十轮升级。
目前,该创新系统已在当地“诗函家庭农场”进行测试,该农场种植主体验后十分满意,称新系统封装在微信小程序中,操作简便,价格低廉,能实时掌握木耳生长的关键数据,改善了以往凭经验种植的不确定性。虽实际增产效果有待检验,但系统已为农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撑,为什邡木耳产业智能化发展积累了经验。
(曾令华 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