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蒋师帅)3月19日,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产品发布会在成都高新中演大剧院举行。本次发布会以“开启大模型 遇见机器人”为主题,集中发布和展示了一批“四川造”智能机器人和行业垂直大模型产品,助力形成规模效应、优化产业生态,吸引更多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和资金入川。
本次活动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指导,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链长办公室主办,四川省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成都高新区管委会等共同承办。活动采取集中发布和分散布展的形式举办,除了集中发布智能机器人和大模型产品,现场还设置了6大场景展区和1个互动区,呈现AI技术在各种生活场景中的创新应用,推动AI领域科普宣传和产品推广。
智谱诸葛大模型全国总部项目落地
20余项“成都高新造”创新成果集中展示
活动现场进行了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作为全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主阵地,成都高新区在发布会现场签约了智谱诸葛大模型全国总部项目,总投资额3亿元。项目预计3年内累计赋能企业不低于500家,5年内争取赋能企业不低于1000家。
此外,交互人形机器人前沿研究中心项目也签约落地。该项目由位于成都高新区未来科技城的天府绛溪实验室联合电子科技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共建。
项目签约
与此同时,成都高新区企业带来的诸葛大模型、行者AI多模态大模型、银海闻语大模型、中科创达医疗大模型也进行了集中亮相。
活动现场还打造了智体空间·AI运动场、愈见未来·AI生命舱、灵感共生·AI创想馆、栖居计划·AI生活实验室、无界智购·AI消费站、蜀智茶坊·AI人文馆、未来漫游·AI互动岛等7个展区,20余项“成都高新造”创新成果得到集中展示。
打出发展“组合拳”
提升人工智能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
作为成都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主要承载地,成都高新区已聚集500余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其中链主企业6家,“专精特新”企业超130家。截至2025年1月,72个深度合成算法完成备案,目前已基本构建起覆盖基础层、技术层到应用层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体系。
成都高新区数字经济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高新区采用“政策支持牵引+中试平台熟化+领军人才聚集+基金助推发展+机会清单给场景+专业园区引聚”的组合拳,为人工智能产业“造风”,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
户外展示
“以政策支持牵引为例,我们即将出台人工智能专项政策,每年将发布1亿元算力券、1亿元场景专项资金、1亿元模型扶持资金,给予推动关键技术攻关的企业最高3000万元的补助。”该负责人表示,去年11月,《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数字经济产业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已启动申报,人工智能被放在首位,对推动关键技术攻关的企业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研发补助。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高新区将深入推进“立园满园”“进解优促”工作,打造人工智能(机器人)行业场景提供地、技术验证地、企业首选地,以一流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壮大,高标准打造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
(图片由成都高新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