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巴中讯(罗天雨 粟晨 记者 何菊)“栽辣椒每天能挣60元,年底还有分红,这日子越过越红火!”近日,在平昌县邱家镇雪山村辣椒种植基地,村民沈兰一边麻利地移栽辣椒苗,一边笑着对记者说。今年以来,邱家镇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工业辣椒种植120余亩,带动50余户村民户均年增收4000余元,蹚出一条产业振兴新路径。
雪山村曾是典型的“空壳村”,土地撂荒多、集体收入少。村党支部抓住工业辣椒生产“短平快”优势,与四川良源玖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保底收购协议,由企业提供种苗、技术,合作社组织生产,农户参与种植和务工。村集体托管土地,带动40余户村民就近务工。脱贫户肖靖今年种了5亩辣椒,预计收入超2万元。“公司保底回收,技术员手把手教,我们只管放心种!”肖靖信心满满地说。
“窝距65公分,深不盖叶,浅不露根!”在基地里,邱家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邱勋正指导村民移栽“宏绿5号”高辣度辣椒。该品种适应性强、产量高,亩产可达4000斤以上。雪山村党支部副书记邹容介绍,企业全程提供农资和技术支持,并按每斤4.5元的保底价收购,村民种植积极性高涨。
截至目前,邱家镇已在嘶峰、石龙等十个村居发展茶叶2.6万亩,发展金银花、辣椒、柑橘等经济作物近千亩,年综合产值达3亿元。下一步,将推广“组团发展·整镇提升”模式,优化品种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力争3年内带动户均增收突破万元。
春耕好时节,播种新希望。近日,在平昌县青云镇,村民们正忙着挥锄翻土、开沟起垄,播下“金色希望”。“金银花耐旱抗贫瘠,但播种讲究‘深沟浅种、肥土培根’!”青云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员袁鹏蹲在地头,手把手示范播种技术。去年以来,青云镇依托山地资源优势,组织村民开垦荒坡荒地,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模式规模化种植金银花,让“沉睡”的土地焕发生机。
为激发种植热情,青云镇推行“种苗到户、签约到田”模式。斗阵村党支部副书记丁绍文指着新翻的土地说:“村合作社与药企签了协议,统一提供种苗和技术,鲜花蕾按保底价收购,大伙只管甩开膀子干!”目前,全镇已与多家药企达成合作,金银花干花蕾市场价稳定在每公斤80元以上,成为村民眼里的“致富硬通货”。村民张明先说:“我家4亩荒坡全种了金银花,公司免费供苗还教技术,明年收成保底能赚万把块钱!”
除金银花外,青云镇还同步推进玄参、桔梗、连翘、黄精等中药材种植,打造“一花多药”特色产业带。通过“村企联建”整合土地、劳力资源,预计今年新增集体经济收入超100万元。“下一步计划建设育苗大棚和烘干车间,让产业链从田间地头延伸到市场端!”青云镇副镇长张波望着热火朝天的种植现场说。
从辣椒地到金银花田,平昌县的实践印证了“产业旺则乡村兴”。通过党建引领、企业搭台、农民唱戏,土地里“长”出了“真金白银”,乡村振兴的“火种”正“点燃”巴山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