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新质生产力·新势力丨首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成色如何?在这场全国性会议上,成都分享典型经验

2025-03-20 12:24:35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张肇婷校对:赵丁责任编辑:黎琦审核:杜静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苏俊 文/图)3月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机械工业规划研究院承办的全国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工作现场会在成都召开。大会以“推动实施新型技术改造,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主题。会上,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交流了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的“成都经验”。

会议现场

2024年,成都成为国家首批20个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之一。随后,成都聚焦20个国家试点示范项目,全力推动项目提速度、拼质量、比贡献,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推进“智改数转网联”新技改,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9.7%,领跑全国20个试点城市,形成成都经验。

核心指标超额完成   20个国家试点项目全部开工

会上,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党组书记、局长、主任赵春淦表示,自入选试点城市以来,成都成立了由市领导任组长的新型技改工作专班,按照“提质增效、先行先试、全面覆盖”的思路,全力推进各项试点工作,核心指标全面超额完成年度预设目标。目前,总投资598亿元的20个国家试点项目全部开工;已拨付中央财政资金1.5亿元、市区两级配套资金10.16亿元,撬动去年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9.7%;实施500万元以上新型技改项目944个,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92.6%、关键生产工序数控化率达63.9%,分别提升1.2个、4.4个百分点,新培育卓越级智能工厂5家、国家级5G工厂4家,获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

 与会人员参观展板

实施五大举措  推动形成新型技改“五力”

据赵春淦介绍,入选试点城市以来,成都市制定“政策包”、明确“任务书”、实施“微技改”、组建“联合体”、打造“资源池”,推动企业技改激活力、项目快投快建增效力、易诊易改挖潜力、链式协同聚合力、生态构建添动力。

其中,围绕企业“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痛点问题,成都出台新型技改专项政策,从扩大新型技术改造投资等八个方面给予支持,落实政策资金约10亿元。实施“任务书+共管账户”管理,搭建新型技改项目管理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开展智能制造咨询诊断服务,支持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设备治哑”,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解决路径,完成规上工业企业能级评估超3100家。2024年,成都市工业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82.7%。探索推广“微技改”,策划储备微技改项目396个。

同时,针对中小企业推进新型技术改造支持资金较少、改造方向不清、市场订单不足等问题,打包支持中小企业技改项目,鼓励链主企业携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改造,让中小企业新型技改“改有方向”“改有资金”“改有市场”。

此外,成都还围绕企业的资金需求、技术需求、场景需求,整合市场化服务力量,完善要素保障体系。开发政策性金融产品,开发“技改贷”“设备融资租赁”等技转系列产品,为2102家实施设备更新的中小企业提供277.18亿元贷款支持。实施服务商积分管理,制定服务商管理办法,引进培育服务商246个。强化供需对接服务,发布成都市大规模设备更新需求企业(项目)350个、设备需求11.32万台,预算总金额约388亿元。

推动试点工作走深走实  打造全国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样板城市   

对于下一步的打算,赵春淦表示,成都将持续推动试点工作走深走实,打造全国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样板城市。加快专项政策实施,激励企业愿改、能改、会改、改好。完善项目支撑体系,推动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项目梯次建设格局。强化标准引领,加强数字产线、智造单元等关键场景标准研究,输出新型技改标准规范体系。聚焦“三新”发力,坚持将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作为新型技改重要着力点,用好首台(套)示范应用政策,大力推广国产工业软件、工业母机、工业机器人,加快突破人工智能基础关键技术,推动工业大模型研发和应用,打造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场景,不断提升新型技改的高度、深度和精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