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内江讯(谢越 记者 毛春燕)3月20日,记者跟随内江市市中区农业农村局渔业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内江市市中区多个水产养殖场。技术人员对不同养殖品种、养殖模式的鱼塘进行细致筛选,确定具有代表性的取样点。并在采集水样后,详细记录养殖面积、养殖品种、尾水去向等信息,确保样本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为加强对水产养殖尾水排放的监管,推动渔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连日来,市中区农业农村局渔业发展中心积极行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全区多个水产养殖区域,开展水产养殖尾水检测采样工作。而市中区作为“中国白乌鱼之乡”,白乌鱼养殖也自然成为了此次行动的重点关注对象。
“本次我们计划抽检100份水样,市中区50亩以上的大规模水产养殖户以及黄河镇水库周边200米范围内5亩以上的水产养殖主体均在必检之列,其中就有不少白乌鱼养殖大户。”区农业农村局渔业发展中心工作人员邓通介绍道。
开展水产养殖尾水检测工作
近年来,市中区大力推广排污健康养殖、工厂化养殖、鱼菜共生、大水面生态养殖等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位于史家镇四美桥村的内江农科院白乌鱼繁育基地,采用循环水养殖、尾水生态净化等绿色技术;朝阳镇黄桷桥村的“鱼菜共生”大棚,白乌鱼排出的粪便,经过微生物分解,化作叶菜、草莓成长所需的养分,既收获了绿色健康的农产品,又顺带净化了白乌鱼的养殖水质……这些新奇有趣又环保高效的养殖模式,已然成为市中区白乌鱼产业迈向绿色发展的生动样板。
目前,市中区白乌鱼养殖面积达6800亩,年产量575吨,在全国占比超70%,鱼苗供应占据全国份额的90%以上。
据悉,工作人员在本次采样过程中,不仅高效完成任务,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针对养殖户提出的各类问题,如水质调控方法、鱼病防控用药等,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与指导,帮助养殖户提升环保意识,掌握科学养殖方法。
渔业发展中心工作人员邓通表示,接下来对采集的所有水样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测分析后,将依据检测结果,要求各镇加强管控,严格落实尾水排放申报,为养殖户制定“一塘一策”尾水治理方案,全面推进水产健康养殖,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助力白乌鱼产业稳稳地朝着绿色方向发展,让“中国白乌鱼之乡”这张名片更加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