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国网阿坝供电公司:“激光点云”开启输电巡检新模式

四川经济网阿坝讯 (张懿玲 龙永俊 赵星辰 记者 严易程 文/图)3月18日,在阿坝州金川县海拔3000米的10千伏勒寨线,国网红原县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泽让多吉正在培训老师的指导下,操控无人机穿越陡峭山谷。不多时,实时生成的三维点云模型便显示在无人机屏幕上。“过去巡检不仅效率低,耗时也耗力,现在就像是立体作战沙盘。”泽让多吉的感慨,折射出国网阿坝供电公司创新应用带来的技术变革。

当天,在寒风凛冽的高原上,国网阿坝供电公司配网无人机“激光点云+精细化”飞巡建模实操培训在此拉开帷幕。这也是国网阿坝供电公司首次将“激光点云”三维建模技术应用于高海拔林牧区配电线路巡检领域。

9186164be02670ddca68ef73608e4e7

培训现场

阿坝州森林覆盖率达26.38%、林草综合覆盖率达79.98%,输电线路如血脉般穿插在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之间,85%的线路穿越森林防火区,防山火任务艰巨。“以前用无人机巡视,就像用手机拍全景照片,只能发现明显的树障或断线。”泽让多吉告诉记者,他所在的班组过去使用普通多旋翼无人机,通过摄像头拍摄二维影像,巡检结果依赖人工逐帧分析。

此次培训引入的激光点云建模技术,让泽让多吉感受到质的飞跃。“传统无人机只能拍到树冠表面,现在激光能穿透枝叶缝隙,连地面灌木与导线的垂直距离都精确到厘米,在过去根本不可能。”泽让多吉指着屏幕上实时生成的三维点云模型说。

同样,对于国网若尔盖县供电公司的“00后”高原女子飞巡队成员白玛机来说,过去巡视35千伏巴若线,地面灌木与导线的距离全靠经验估算,误差大、风险高。现在系统自动标注出导线下方3.5米的树障,精度达到毫米级,科技赋能不仅让巡检更加智慧,也更加安全。

ba7b358e4147067f4681838f9b209a6

讲授操作技术

据悉,此项技术应用在无人机升空后,激光雷达可以每秒24万次的频率扫描线路通道,实时生成的三维点云模型,通过AI算法能自动标记出导线弧垂偏差、树障距离不足等隐患,过去需要5天完成的杆塔巡检,现在2人8小时即可完成,效率提升75%。同时,还可通过数字化建模实现隐患“一次飞行、全域掌控”,识别准确率达95%以上。

自新一轮防火期以来,国网阿坝供电公司运用新技术累计巡检线路3234.76公里,清理易燃物8494.29平方米,治理隐患1599处。接下来,国网阿坝供电公司将深化“激光点云”技术在缺陷识别、航线规划等场景的应用,推动“激光点云”技术在13个高火险县全面落地,构建“立体巡检+智慧管控”体系,为高海拔林牧区输配电线路安全运维提供“阿坝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