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宜宾讯(胡姜伟 钟文佳 记者 杨波 侯云春 文/图)3月22日,位于金沙江向家坝库区北岸的宜宾锦屏山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由中共屏山县委、县政府主办,中共屏山县委宣传部、屏山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锦屏镇承办的第十一届李花旅游文化活动在这里热闹上演,来自四川、云南两省的数千名群众徜徉在10万亩李花花海中,尽享盎然春意。
活动现场
本次李花旅游文化活动丰富有趣,精彩纷呈。在锦屏镇梨花广场的主会场,不仅有健康积极的徒步比赛、喜庆欢腾的广场舞大赛,还有趣味盎然的游园会,更有体验感十足的DIY活动,让游客在运动中感受活力,在欢乐中体验乐趣。而漫山遍野迎春盛放的李花,更是游客驻足游玩休憩的好去处。
徒步比赛
文化搭台,产业唱戏。屏山县是《四川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中“川果”涉及的七个李子县之一,茵红李种植面积达12万亩。当地茵红李种植源于20世纪70年代,2024年全县茵红李产量达16.1万吨,销售金额9.98亿元,有茵红李农民专业合作社248家、专业大户385家,获得注册商标7个、绿色食品5个、有机转换认证11个。
李花盛开
其中,锦屏镇茵红李种植面积达10万亩,是全省茵红李种植规模最大、质量最优的乡镇之一,是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茵红李),核心产区锦屏社区村、万涡村先后获评3A级旅游景区、省级农业主题公园(李子)、市级锦屏镇茵红李产业现代农业园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024年,锦屏镇茵红李全产业链产值为17.017亿元,从业农民超2.4万人、人均可支配收入29400元,茵红李已经是实至名归的富民产业。目前,当地县、镇党委和政府正着力实施农产品加工、农商文旅深度融合、产销衔接创新、科技研发等行动,推动茵红李产业提档升级、延伸链条、增加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