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宜宾讯 (记者 杨波 侯云春 文/图)3月26日上午,宜宾市叙州区天宫山的万亩茶园如碧波翻滚,不时能看到茶农忙碌的身影。
天宫山横跨蕨溪镇和商州镇,最高处海拔1418米,被誉为“叙州之巅”“叙州脊梁”,晨雾袭来,宛如云中茶海,人间“天宫”,山上有全省面积最大的高山茶基地。
天宫山茶园基地
“这是今年刚上市的绿茶,口感很鲜嫩。”叙州区宜宾绿野农业公司营销负责人龚洺介绍道。该公司成立于2010年,从一片茶园起步,依托“公司+专合社+农户+基地”的创新模式,成长为集茶叶生产、生态旅游、品牌营销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企业。
品着茶香沁鼻,鲜嫩可口的新茶,记者采访了这位新“茶农”。
龚洺说,在宜宾,每年3月10日前出产的春茶都统称为“宜宾早茶”,这在国内同纬度地区是最早的,与宜宾独特的自然条件密不可分。
宜宾地处东亚中纬度的四川盆地南部,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5℃左右。每年在元月下旬至2月上旬即可批量上市,比省内其他茶区早7—15天,比国内其他茶区早30—45天,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发展早茶。同时,宜宾还有适合于茶树生长发育的土壤、丰富的水资源等,正是在这些基础上,宜宾逐步发展为中国早茶之乡、世界著名茶乡、川红工夫故里、川茶整体布局“三山一早一红”的特色早茶核心区和川红工夫红茶集中发展区。
“这是我们的‘盛世香茗’早茶。”龚洺一边娴熟地冲泡,一边介绍道。“盛世香茗”在第二届和第三届中国(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连续两年获得金奖。公司旗下还有“天宫山茶”等品牌,以及红茶、绿茶、花茶等诸多单品,年加工绿茶500吨、红茶200吨、茉莉花茶100吨。
宜宾早茶
尽管刚毕业工作2年,但龚洺对茶产业的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已熟稔于心。“公司已有2个加工生产车间,特别是天宫山新园区的车间,引进了智能化生产线,生产效率高。”他介绍道。龚洺的父亲龚益管理生产,他则负责营销。
产品端,除了已有的品类,还准备和宜人宜礼等品牌联合开发新式茶饮,重点开发受年轻消费者喜爱的新式花茶,比如茉莉花茶、玫瑰花茶等,茶酒正在探索中。
而营销端,除了传统的线下渠道,还通过“宜宾早茶节”“国际茶博会”等展会强化品牌文化属性,吸引客户。在线上电商直播运营的基础上,正在探索将舞蹈艺术与茶文化相结合。“我们线上的产品复购率很高,正是因为我们的茶品质好。”龚洺说。
在茶旅融合方面,龚洺重点关注的是营销思路。依托风景秀丽和完善基础设施的天宫山新园区,绿野农业将茶园与休闲山庄相结合,为顾客提供采摘茶叶、手工制茶等体验,以及休闲旅游、参观调研、餐饮民宿、教育实践等服务,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茶旅融合’推广得很好,周末来体验手工制茶的顾客很多。”龚洺表示。
制茶
“5万次左右的采摘才能有5斤鲜茶叶,而5斤鲜茶叶只能加工成1斤干茶。”龚洺神深切地感知到茶人和好茶的来之不易,坚持“用心做一杯干净、健康的好茶!”
目前,该公司已带动3600人次农民进场务工,未来还将持续进行下去。
从深山茶园到全国舞台,绿野农业不仅让宜宾早茶香飘全国,更以一片茶叶撬动生态经济,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茶人力量。
近年来,叙州区累计建成以越溪河为核心的10万亩生态早茶基地、以天宫山为核心的10万亩高山绿色有机茶基地及岷江片区万亩茉莉花产业园。2024年,全区茶叶总产量约为10400吨,综合总产值约49.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