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万千气象看四川·甜美内江行|“老”寨变“新”村 资中县“五好两宜”试点打造和美乡村新样板

2025-03-27 11:46:11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张肇婷校对:赵丁责任编辑:黎琦审核:杜静

四川经济网内江讯(记者 毛春燕 李弘 文/图)春日的资中县明心寺镇老寨子村,湖光山色与现代设施交相辉映,昔日的“老寨子”正蜕变为令人向往的“新乡村”。

3月26日,记者随“万千气象看四川·甜美内江行”主题采访团来到资中县明心寺镇老寨子村,了解资中县“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项目实施以来的变化。

据悉,资中县自2023年入选全国首批“五好两宜”(规划好、建设好、环境好、经营好、乡风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试点试验以来,这个依山傍水的村落通过创新机制激活资源,走出了一条内外兼修的乡村振兴之路,绘就了一幅“面子靓、里子实、百姓乐”的和美画卷。

沿河栈道

老寨子水库的蝶变

作为试点的核心区域,老寨子水库的蜕变尤为亮眼。

过去,进村道路泥泞不堪,制约了当地旅游业发展;如今,“临水云寨”项目“出圈”成旅游“新宠”,新改建道路、健身步道、登山步道串联起山水脉络,1个长者食堂、2个生态广场、2个休憩驿站和1个农产品交易市场让生活更便捷。更令人欣喜的是,7.7公里左右水库水岸线经过生态修复,治理加固边坡千余平方米,湖畔露营基地成为网红打卡地。

休憩驿站

“过去路不好走,游客来了直摇头;现在路通景美,周末帐篷都能订满!”返乡创业的露营基地合伙人感慨道。村民池淑君的生活也因项目改观,农闲时她到基地务工,每天收入80元,闲暇还能侍弄自家菜园,“日子比以前滋润多了!”

四大创新机制激活乡村潜能

作为试点试验区,明心寺镇坚持“硬件”和“软件”同步升级,“环境美”和“生活美”二者兼具,“口袋富”和“脑袋富”协同并进,通过产业赋能、生态塑形、文化铸魂,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内外兼修的乡村振兴之路。

该镇通过科学编制村庄规划,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既留住田园乡愁,又引入现代元素,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同时,创新组团发展模式,串联沿路、沿河、沿景区等区域,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全域覆盖。

在经营机制上,当地深挖生态资源与文化底蕴,将闲置农房、民俗风情转化为乡村旅游、农村电商、文化创意等新业态,培育出露营基地、生态广场等消费场景,带动村民就业增收。治理层面则依托数字化平台,构建“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体系,通过“党员包片联户”“最美庭院评比”等活动激发村民参与热情,让文明乡风浸润人心。

“下一步,我们将以‘水’为魂、以‘文’为脉,引入社会资本完善旅游设施,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更多人才扎根乡村。”共青团内江市委书记、明心寺镇党委书记刘峻江展望道。

露营基地

从“颜值”到“产值”的跨越

老寨子村的蝶变,正是“五好两宜”试点试验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据悉,资中县“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项目涉及明心寺、银山两个镇9个村。该县按照“串珠成线、连线成片、连片成带”目标要求,结合老寨子、平安寨两个村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谋划生成19个项目,重点支持新(改)建公路及步道52公里、道路面貌改善提升30公里、塘堰及囤水田等水利设施55处、公益设施29处20910平方米、房屋19处22692平方米等设施建设,形成“一轴六环N节点”规划体系。

试点开展以来,资中县坚持生态为基、产业为要、文化为魂、富民为本,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建管、组团发展、经营、治理”四项机制创新,突出试点先行、项目支撑、示范引领,统筹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倾力打造四川丘区和美乡村示范样板地、成渝地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引领区,出台《资中县“五好两宜”和美乡村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办法》《资中县农村生活垃圾“3+4”处理模式管理制度》等10项办法。

2024年底,《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推进“五好两宜”试点试验 打造四川丘区和美乡村示范样板地》改革案例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县域改革案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