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高县:一园好茶漫山野 十万茶农采茶忙

四川经济网宜宾讯 (陈小芳 记者 杨波 侯云春 文/图)阳春三月,在宜宾市高县的茶园、车间、市场,茶农抢抓农时采茶,茶企生产车间机器高速运转,茶叶鲜叶交易火爆……一幅鲜活的“春茶生产图”徐徐舒展在眼前。

茶产业是高县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近年来,高县紧扣“品质、效益、品牌”,多点发力,促进全县茶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绿色”加持  茶叶质优不愁销

3月26日,高县罗场镇春茗村,茶农们正忙碌地采摘茶叶。

“我家的茶叶是‘生态茶’,茶商来茶园争着收购,根本不愁卖。”说起种茶采茶,茶农王丽脸上写满了开心。

微信图片_20250327131020

春茗村是高县茶叶主产村之一,全村茶园面积超万亩。近年来,该村茶园严格按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实行统防统治,茶叶品质连年上新台阶。

高县有10个主要产茶镇,茶园33万亩,茶农15万余人。在该县,广大茶农和王丽一样,尝到了绿色防控的“甜头”。

安全与品质,关乎一个产业的发展和未来。近年来,高县始终把茶叶品质提升作为全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倾心打造“放心茶”“品质茶”,先后出台支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生态低碳茶园建设实施方案、绿色生态低碳茶园基地评定标准等,以生态低碳茶园示范区建设为契机,辐射带动全县茶园全域绿色防控。

工作中,高县组建茶叶专班,多措并举筑牢茶叶品质防线。一方面通过院坝会、微信群等载体,向茶农宣传使用违禁农药、除草剂的危害,提高广大茶农对绿色防控提升茶叶质量和安全的认识。另一方面,组织农技人员 “送技上门”,开设“田间课堂”,在指导茶农科技种茶管茶的同时,大力推广天敌昆虫释放、生物农药防治、色板诱杀、灯光陷阱、人工除草等一系列绿色防控技术。同时组建巡查队伍深入茶园、茶企开展监督检查,并定期不定期对茶园、茶青农药残留和茶企产品进行抽检抽样,从源头上确保茶叶质量安全。

同时,高县还建立市场准入机制,规范茶叶鲜叶交易流程,加大茶叶质量安全监督抽查,设立茶叶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确保每批茶叶均可追溯。

目前,高县已建成绿色防控示范园2万亩,全县茶园绿色防控面积达30万亩。

“茶好不怕巷子深。”高县优良的茶叶品质,备受省内外茶商青睐,每年春茶开园采摘,大批江浙茶商“飞”来高县,进行茶叶交易、生产。

科技赋能  茶企增效产业增质

时下正值春茶产销“黄金期”,高县各茶企纷纷开足马力忙生产,抢“鲜”占领春茶供应市场。

在位于高县文江镇的四川云州茶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低鸣,茶香扑鼻。

“好茶离不开好工艺,我们采用自动化生产线,严格按照标准化生产要求,通过精准控制温度、湿度和时间,力求茶叶的香气和口感达到最佳状态。”该公司负责人张毅说,对制茶工艺的严格把控和对品质的执着追求,是公司产品在消费市场“站稳脚跟”的“密码”。

高县现有茶叶经营主体250余家。近年来,高县持续加大茶叶机修机采与茶园管理技术的培训指导力度,定期邀请专家开展茶叶加工技术培训,提升制茶的水准;鼓励茶企推行清洁化生产,改进工艺减少污染;建立茶叶质量检测中心,对茶产业链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实现从“茶园”到“茶杯”的全程管控。

与此同时,高县还鼓励引导茶企创新研发茶产品,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不断为茶产业赋能,促进茶企增效、茶产业增质。

2024年,高县加大茶企招引和培育力度,全县新增茶叶经营主体3家,累计培育规上企业、限上企业10个,县级及以上龙头企业21个;新增茶叶加工设备500台(套),技改企业茶叶自动生产线1条,鲜叶年加工生产能力提高1万吨;落实茶叶加工设备补助资金600余万元,全县夏秋茶机采率提高到75%,茶叶下树率提高到90%。 

培育品牌  提升茶产品竞争力

跟随新消费浪潮,高县茶企借力新茶饮赛道开拓市场。

“消费者希望不断尝新的消费需求,倒逼传统茶饮领域不断创新。”四川省长江春雨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助理毛辉说,他们看中高县茶叶的规模和品质,于2024年11月与高县签订了投资协议。今年2月,公司新建成的4条生产线投用。他们将持续扩大对新茶饮行业的原料供应能力,同时也将深耕自己的品牌,让更多的茶商、茶企及消费者了解高县茶,爱上高县茶。

微信图片_20250327131004

高县茶园梯田

品牌,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资源。近年来,高县积极培育“早白尖”“川红工夫”等区域公用品牌,鼓励企业创建自主品牌,不断提升高县茶叶市场竞争力,提升品牌价值;不断延伸产业链,积极拥抱新茶饮赛道,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依托长江源国际茶贸城“收—储—销”综合能力,助力茶叶大宗贸易产销对接;利用直播带货、电商等方式,搭建“线上+线下”销售平台;通过举办早茶采摘、参加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等活动,提升高县茶对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该县茶产品不仅卖到全国各地,还出口到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今年高县春茶呈‘产销两旺’态势,截至3月19日,全县今年已累计产干茶2220吨,毛茶销售收入达14.84亿元。”高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粱增春表示,尽管今年茶叶鲜叶价格比去年低,但广大茶农的生产积极性并没有受到影响,茶园依然是高县茶农稳定增收的“绿色银行”。下一步,高县将继续着力提升茶叶品质,不断延伸产业链,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