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暮春时节,随着天气升温,位于峨边彝族自治县沙坪镇的峨边志彪农林开发有限公司1万余亩林地里,三月笋、三七、木耳、椴木香菇等各类春日馈赠正绽放着生机。眼下,迎来丰收的是该公司种植的30亩仿野生椴木香菇。
森林下的椴木香菇
走进该公司林菌生态种植区,只见一排排厚实的椴木竖立在茂密的林木之下,菌棒上朵朵褐伞状香菇,升柄展伞、破棒而出。空气中弥漫着特有的菌香,阳光透过枝叶忽隐忽现,尽显灵动。务工村民穿梭其间,手指翻飞间,一朵朵椴木香菇落入筐中。
椴木上生长的香菇
“我们的椴木采用的栗子木,打孔接种菌种后回归山林自然孕育,仿野生种植、自然出菇的种植方式,使得产出的香菇味道鲜美、菇体厚实、香气沁人,每斤能卖20元。”峨边志彪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彪采下一朵椴木香菇说道,“目前,我们正在进行今年第三茬椴木香菇的采摘,整个椴木香菇采摘将持续到5月份,预计产量一万斤左右,收益达20余万元。”据了解,这些椴木香菇一部分将于当天销往本地及周边市场,一部分将烘干保存,作干菇销售,每斤最高能卖到200元。
椴木香菇
“除了椴木香菇,下周我们的三月笋也要出土了,预计今年能采收40万斤,还有三七、木耳、黄精……”一路上,张文彪如数家珍。
2015年,峨边志彪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投资600余万元流转沙坪镇集体用材林10000余亩,因地制宜发展万亩“林—竹—菌—药—旅”立体林业经济。截至目前,已经建成了1万余亩林竹基础产业区、50亩林菌生态种植区、100亩林药仿野生种植区,预计今年各项林下产业将实现产值200余万元。一举带动了周边村民1万余人务工增收,年发放务工工资100余万元。
村民采摘椴木香菇
今年58岁的新林镇黄泥村村民邛莫五金这段时间又当起了采菇能手,他高兴地说,“自种植区建立以来,我就在这里务工,种药材、种菌菇、采笋子、采药材,只要需要用人,我就来务工,有时候我老婆也来,两人一个月能挣好几千元,收入还是很不错的。”
2024年峨边新建产业中环线,该条产业路贯穿基地而过,为公司带来新的机遇。
指着正在进行内部装饰的星空民宿,张文彪介绍道,“我们建设的星空民宿,集餐饮、住宿、采摘体验等于一体,预计今年6月份试运营。”届时,民宿运营将联动1万余亩林竹产业生态,深度发展森林康养、研学科普、休闲采摘、观景体验等,让游客不仅能够春赏杜鹃、夏乘凉、秋观枫叶彩林、冬玩雪,还能沉浸式体验野外采摘的乐趣,将林地打造成峨边林农旅产业后花园。
望着林间生机盎然的景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峨边彝族自治县的真实写照。
(耍惹乌沙 吴映辉 蒋培路)
(图片由峨边彝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