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法治 >新闻详情

打出公益诉讼“组合拳” 筑牢农村饮水安全防线

——中江县人民检察院以法治之力守护民生“水防线”

2025-04-11 10:22:28 稿件来源:推广 编辑:易陟校对:赵丁责任编辑:郑红梅审核:杜静

农村饮水安全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在中江县,一场以公益诉讼为核心的专项监督行动,通过“精准监督、公开听证、系统治理”多维发力,推动农村饮用水安全实现了从“单点整改”到“全域提升”的跨越。

精准监督:从“问题发现”到“溯源治理”的全链条发力

2024年4月,中江县人民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某镇自来水厂因制水工艺落后、管理机制缺失,导致出厂水、末梢水长期存在大肠杆菌超标等问题,涉及1.2万名群众的饮水安全。该院迅速启动公益诉讼程序,通过实地勘察、水质检测、走访调研等方式固定证据,于同年4月25日向县水利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直指“工艺简陋、监管缺位、监测缺失”三大症结,要求3个月内完成整改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检察监督不是‘发函了事’,而是全程跟进‘治根固本’。”承办检察官介绍,该院成立了专项办案组,联合水利、卫健、生态环境等部门建立“一月一督导”机制,针对水厂消毒设备老旧、水源地防护不足等问题,全程监督推动制定 “工艺升级+规范管理+定期监测”的整改方案。然而,同年9月复查发现,尽管部分设施完成改造,但水质仍未达标,公共利益持续受损。鉴于此,该院依法向县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通过司法裁判倒逼监管责任落实。

在司法监督压力下,相关部门启动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安装消毒(净化)设备150余台,维修消毒设备40余台,发放消毒药剂2400余袋,实现农村供水工程消毒设备应配尽配。同年12月,第三方检测显示,该区域水质合格率从不足20%跃升至100%,困扰群众两年的饮水难题终于得到根治。

公开听证:以“阳光司法”凝聚多元共治合力

为推动“办理一案、治理一片”,中江县人民检察院创新“检察听证+整改推进会”双轨模式,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民代表、卫健专家等20余人,与32家行政机关、乡镇政府召开公开听证会。会上,通过PPT动态对比整改前后水质数据、设备新旧照片,直观展现问题症结与治理成效;卫健系统专家现场论证工艺升级的科学性,村民代表现场反馈饮水体验,形成“问题晾晒—方案论证—责任压实”的闭环监督。

“这种‘开放式’监督既让我们看到了检察建议的刚性,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协同治理的必要性。”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在听证会上表态,将以该案为契机,在全县开展农村水厂专项整治行动。最终,随着诉讼请求全部实现,该院依法撤回起诉,实现了“监督纠错”与“支持履职”的有机统一。

长效治理:从“个案办理”到“系统提升”的法治延伸

“公益诉讼既要‘治已病’,更要‘防未病’。”中江县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案的成功办理,关键在于构建了“检察监督+行业监管+公众参与”的立体化治理模式:一方面,监督推动落实专人常态化开展供水工程运行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制度。另一方面,联合水利局建立“检察公益诉讼观察员”制度,吸纳村社干部、村民代表担任监督员,实现问题“早发现、早处置”。

目前,该县已完成12处农村水厂标准化改造,建立覆盖全县的饮用水安全卫生监督体系。同时,检察机关同步开展“法治进乡村”系列活动,通过以案释法、发放饮水安全手册等方式,引导群众参与水源保护,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协同”的治理新格局。

这场守护饮水安全的“法治战役”,不仅让1.2万名群众喝上了“放心水”,更探索出一条“以公益诉讼推动系统治理”的基层实践路径。随着“公益诉讼+社会治理”模式的持续深化,中江县人民检察院正以更精准的法治供给,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廖贤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