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通道优势向产业集聚转化 千亿级临港产业生态加速成型丨万千气象看四川·青白江专场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胡敏/文 乔薇/图)成都国际铁路港,是成都市青白江区开放发展的引擎。近年来,成都国际铁路港如何助推青白江区发展,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一国家级的产业园区建设成效如何?4月16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青白江专场,青白江区委相关负责人、区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记者提问进行了介绍。

发布会现场

“近年来,我们做优做强铁路港枢纽功能,重点从畅通道、兴贸易、聚产业三方面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青白江区委副书记、港工委书记李锦平在会上介绍。

一方面,重点打造“又快又稳”国际通道网络体系。持续拓展成都国际班列西进欧洲、北上蒙俄、东联日韩、南拓东盟的国际通道网络。全国首创“澜湄蓉欧”“越桂蓉欧”铁路快线,东南亚水果运抵川内最快时效缩短至4天,经成都运抵欧洲缩短至15天。

一方面,构建“多元化”外贸生态体系。通过班列进出口的不仅有汽车、机械产品等“大块头”,还有日常用的茶叶、奶粉、红酒、肉类、水果等。同时,发展了整车区外保税展示、“跨境电商OTO”“跨境电商+低空物流”、市场采购等多种外贸业态,创新开展全市首个跨境保税“无人机+无人车”即时配送模式。2024年,全区外贸进出口突破500亿元。

与此同时,加速打造“外向型”的临港产业集群。加快将通道优势向产业集聚转化,落户铁路港的TCL出口加工基地项目,从班列运输大客户转化而来。同时,在进口冷链领域已实现“境外采购、国际运输、仓储配送、加工分销及供应链金融”等产业链环节全覆盖,冷链仓储规模目前约占成都市的40%。

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是全国首个依托铁路港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全省唯一一个集“国家级经开区、自贸区、综保区”于一体的对外开放平台。青白江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杨涛介绍,近年来,青白江区推动铁路港经开区形成“一区三园”发展新格局,聚焦现代物流、新型材料、装备制造、先进能源、航空航天五大主攻产业方向,千亿级临港产业生态加速成型。

2024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505.4亿元,同比增长20.4%,规模位居全市第三。同时,全年离岸服务外包额达2087.46万美元,同比增长89.8%。铁路港经开区在2024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实现进位19名,综保区首次参加全国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即获“双A”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