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4个首批“样板”特色产业园建设进展如何?这场媒体吹风会展示成都人工智能产业链最新成果

2025-04-28 21:41:39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王颖校对:丁晓宇责任编辑:张萍审核:张瑞灵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苏俊 张恭浩楠)4月28日,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召开2025年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链特色产业园建设媒体吹风会。天府新区兴隆湖AI大模型创新应用产业园、成都高新区新川之心机器人公园和诸葛空间、武侯区悦湖科技城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园、成华区龙潭机器人特色产业园等作为成都人工智能产业链4个首批“样板”特色产业园集中亮相,标志着成都以大模型和机器人为“立园”方向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品质特色产业园打造取得新成果。

会议现场

兴隆湖AI大模型创新应用产业园:初步构建起科技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新生态

天府新区兴隆湖AI大模型创新应用产业园以环兴隆湖40万平方米产业载体为主阵地,以成都超算中心园区、天府新经济产业园、成都科创生态岛“一区一园一岛”为核心,全力打造生产集约、要素集聚、应用集成的人工智能特色产业园区。

国家超算(成都)中心

成都超算中心园区,定位先进计算特色园,主要为人工智能场景应用提供关键的生产资料。天府新经济产业园定位AI算法及应用特色园,是天府新区创新主体最为活跃、创新要素最为集聚的园区。成都科创生态岛定位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地标、成都市未来产业孵化加速园,主要为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产品提供一站式场景验证服务和一体化的示范应用平台。

“我们期待,这座占地1006亩的‘未来之城’,将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企业验证前沿技术的超级试验台。这里的每株水草都连接着物联网终端,每条道路都是算法迭代的试验场,每寸天空都在重新定义城市边界,可以装下无数种触手可及的未来。”成都天府创新成果转化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园区已投用成都超算中心和天府智算中心的算力基础设施,已集聚诺基亚、科大讯飞等龙头企业,引进成都市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天府浪潮云等14家重点企业,落地20余个创新场景,形成头部企业牵引、上下游协同发展的新态势,初步构建起“需求导向—场景验证—产业落地”的科技和产业融合发展新生态。

武侯区悦湖科技城:3—5年内引育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头部企业10家以上

武侯区悦湖科技城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特色产业园致力于推动武侯区建成“国家级具身智能场景验证中心”“国家级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全国品种最齐全的具身智能文娱场景体验地”。

武侯悦湖科技城

成都市武侯区科协(悦湖新材料科技转化中心)产业发展部负责人表示,该特色产业园计划3—5年内,引育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头部企业10家以上,关键零部件、本体与系统集成企业等超20家,引进科研院所10家以上、创新平台10个以上、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20个以上,打造各类验证及应用场景不少于80个,将悦湖科技城建设成为西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创新核心引擎、中西部最大规模应用示范标杆、全国影响力产业集群高地和国际人才汇聚中心。

2025年,园区深化产业“建圈强链”“立园满园”行动,落实5个方面35项重点任务,新增市场主体50家,新增11万平方米产业空间并推进去化,打造30个以上创新应用场景 。

新川之心机器人公园:从5月起将陆续开放 20 余类机器人应用场景

新川之心机器人公园是成都高新区重点打造的 “人工智能产业新窗口、机器人示范应用新高地、未来科技体验新地标”。公园以 “打造西部首个未来机器人公园” 为核心定位,围绕 “新产业、新商业、新作业” 三大方向,构建 “产学研用” 一体化生态闭环。

新川之心机器人公园复杂路面测试场景

“公园不仅是技术研发的试验田,更是场景落地的主战场。”中新(成都)创新科技园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园规划建设机器人产业聚集中心、测试训练中心、应用场景中心、人才实训中心、具身机器人可信算数中心六大中心,将通过 “实验室 — 中试 — 市场” 全周期支持体系,加速机器人技术商业化进程。

作为新川之心机器人公园的重要产业配套,诸葛空间以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 大模型专业科技园、智能机器人专业科技园、智能无人机(智能硬件)专业科技园“一中心三园区” 架构,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

2025年5月起,公园将陆续开放 20 余类机器人应用场景,涵盖清洁、物流、安防、消费、餐饮等多个领域。例如,无人快餐厅实现从点餐到配餐的全自动化服务,科技市集展示最新机器人产品与互动体验,无人作业示范区演示清扫、养护等智能装备的高效运作。

据该负责人表示,这些场景不仅服务市民生活,更成为企业技术验证的 “天然考场”,推动“技术— 产品—产业”的良性循环。

成都机器人产业园:力争2027年机器人企业的数量和营收规模实现“两个跃升”

位于成华区的成都机器人产业园主攻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智慧能源三大产业方向,确立“中国西部机器人产业新高地”、“新一代数字通信产业集聚地”和“中国西部能源发展引领地”三大目标。

成都机器人产业园

成都市龙潭工业机器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以打造国内一流的工业机器人创新示范基地为目标,奋力打造机器人产业集群。目前在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领域,已聚集产业链龙头企业12家、上下游关联企业78家,落地重大产业化项目26个,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8家。

同时,园区拥有国产工业机器人出货量第一的龙头企业埃斯顿,国内机器人单项冠军、“小巨人”企业卡诺普,精密焊接机器人上市企业麦格米特,机器人视觉企业矽瞻科技,人形机器人新锐天链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东方水利等,初步形成以工业机器人为主,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集聚成链的发展态势。

在人工智能领域,成华区将聚焦机器人主赛道,锚定“中国西部机器人产业新高地”目标,夯实工业机器人产业基础,实现工业机器人与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协同发展。力争到2027年,机器人企业的数量和营收规模实现“两个跃升”,分别达200家以上和100亿元以上,奋力争创全省首个国家级机器人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据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已形成“2个主要承载地+6个协同发展地+N个带动发展地”的产业发展格局,涉及算力、数据、大模型、AI 芯片、机器人、示范应用等相关领域。2024年成都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工作专班根据产业聚集、技术创新、场景应用三个维度遴选人工智能“十大产业地标”,对特色产业园打造进行了前期探索。后续专班将按照“立园满园”行动和“进解优促”工作要求,以“分批实施、联动打造、资源赋能、强化宣传”为思路,以大模型和机器人为主攻方向打造“样板”特色产业园,推动资源要素聚集、产业规模倍增、园区品牌提升。

(图片由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提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