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唐千惠)4月29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举行《四川省促进川菜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专场新闻发布会。对《条例》的背景、意义以及重点、亮点等内容进行详细介绍。记者了解到,《条例》将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
发布会现场
“推动川菜高质量发展,对传承川菜技艺、弘扬川菜文化、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助推消费扩大升级、促进就业创业、推进乡村振兴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经济委副主任委员陈贵林表示,此前,我省先后出台系列政策文件,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政策措施仍存在阶段性、零散性特点,确有必要通过地方立法强化川菜发展法治保障。
据陈贵林介绍,为切实提高可行性,《条例》不仅学习借鉴了《广东省粤菜发展促进条例》立法经验,还在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的基础上,紧扣川菜特点和发展需求,将我省促进川菜发展工作中行之有效的做法经验加以总结凝练,上升为法规条文。同时,《条例》还注重将川菜产业布局与资源产地、地域文化、品牌优势相结合,健全完善促进川菜发展工作机制,推动川菜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培育完善川菜产业生态链。
据四川省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贺江华介绍,即将施行的《条例》不设章节,共29条,主要内容涉及着力促进川菜产业发展、注重推动区域协作和川菜国际化、加强川菜文化传承和弘扬、优化人才培育和创新发展等方面。
其中,为促进川菜产业绿色健康发展,《条例》明确,要加强绿色食材供应基地建设,推动优质、生态、绿色的农产品种植基地、养殖基地、加工基地、川菜特色原辅料基地建设,提升川菜原辅料供应能力。同时,还需在冷链物流信息共享、支持川菜老字号保护传承、促进川菜与旅游融合等方面发力,多维推动川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川菜文化发掘、保护、传播是推动川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对此,《条例》提出,要组织开展川菜文化理论研究和本地川菜文化资源调查,并运用信息化手段记录特色菜品传统制作技艺、发展史料。同时,鼓励影视剧等文化产品融入川菜元素,鼓励有条件的博物馆、方志馆等开设川菜专题展览,鼓励支持学校开展川菜文化知识宣传普及活动。
为促进川味进一步“飘香”国际市场,《条例》还对支持川菜经营主体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支持川菜厨师赴境外从业、支持川菜原辅料进入国际市场等内容作出规定。另外,《条例》还对高校、企业等提出明确支持,加快构建多层次川菜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