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食品 >新闻详情

启赋HMO产品为宝宝延续母源自御力,无惧免疫力薄弱期

2025-04-30 11:42:02 稿件来源:推广 编辑:何羽佳校对:赵丁责任编辑:郑红梅审核:杜静

每年四月的最后一周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世界免疫周”。婴幼儿作为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的人群,在免疫保护中尤其受到关注。为了响应2025年世界免疫周“人人享有免疫服务,我们可以做到”的主题,近日,新华网携手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产科段涛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沈振宇教授,共同聚焦婴幼儿“免疫力薄弱期”的重要概念,围绕母乳低聚糖(HMO)这一前沿营养成分展开科普,倡导年轻父母重视免疫保护窗口期,并提供切实可行的喂养与营养建议,帮助宝宝稳健度过这一特殊阶段。

1

六月龄婴幼儿为何容易“人生首次发烧”?科学识别“免疫力薄弱期”

不少家长发现,宝宝出生头几个月较少生病,但在六月龄左右,感冒、发烧等症状显著增多。段涛教授解释道:人类的免疫系统在胎儿期就开始发育,孕晚期母体会通过胎盘传递免疫球蛋白G,为新生儿提供初步免疫保护;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婴幼儿主要依靠这些母源抗体抵御外界病原。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抗体水平逐渐下降,而宝宝自身的免疫系统尚不成熟,两者交汇形成了免疫空窗期。婴幼儿成长过程中,这一从被动免疫向主动免疫转变的关键交叉节点,正是“免疫力薄弱期”。

这一阶段,宝宝活动能力增强,开始爬行、接触外界,暴露于病原体的风险显著上升;而免疫系统也逐渐发育、日趋成熟,自身免疫力也在与环境的持续“互动”中不断完善。

沈振宇教授指出:“免疫力薄弱期是每个婴幼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阶段,但正因为易感性增加,更需要通过科学干预,为宝宝提供必要的免疫支持。”

2

“免疫力薄弱期”示意图:母体抗体下降,自身免疫尚未完全建立,形成免疫空窗期

免疫力薄弱期的双重守护:疫苗筑牢防线,HMO延续母乳保护力

面对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的阶段,段涛教授强调,一方面,免疫力薄弱期是多种疫苗的关键接种窗口,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免疫程序完成疫苗接种。另一方面,科学精准的营养支持同样重要。母乳是宝宝的第一剂“疫苗”,母乳能提供给宝宝大量的免疫活性成分,其中含量第一的就是HMO。如果母乳不足或者不能母乳喂养,爸妈们也不必过度焦虑,可以科学选择含HMO的配方奶喂养,以模拟母乳免疫保护效果。

HMO是母乳中含量第一的免疫活性成分,近年来广受关注。2023年10月,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式批准了2’-岩藻糖基乳糖(2’-FL)和乳糖-N-新四糖(LNnT)成为食品营养强化剂新品种,使HMO成为国内婴幼儿营养领域的重要突破。

沈振宇教授解释道:“在婴幼儿免疫屏障尚未成熟的阶段,HMO通过调节肠道菌群、阻断病原体附着、激活免疫细胞反应,帮助宝宝完善免疫屏障。”临床数据显示,含HMO配方可显著提升婴幼儿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促进双歧杆菌增长约50%,并减少艰难梭菌含量约90%,有助于构建健康肠道生态,增强整体免疫力。

专家支招:选择HMO产品的“三看”标准

随着HMO在中国母婴市场逐步普及,家长们在选择相关产品时也面临诸多疑问。段涛教授建议,科学选品需综合考量,可参考“三看”原则,即“看科研、看配方、看口碑”。

首先,HMO产品应拥有扎实的科研基础,包括国际专利支持、研究成果公开透明、通过临床验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次,配方设计应合理接近母乳水平,HMO的含量并非“有就行”或“越多越好”,需通过临床数据验证,确保HMO的含量与科学配比接近母乳黄金喂养效果,才能真正助力免疫力、肠道健康及生长发育。最后,建议优先选择全球市场有长期应用经验、在数千万宝宝中经受考验的成熟品牌,以确保品质可靠、安心使用。

惠氏启赋:以领先科研赋能“免疫力薄弱期”,成为宝宝大胆探索世界的底气

作为深耕母婴营养领域的先锋品牌,惠氏启赋相信,“免疫力薄弱期”不应成为宝宝的“束缚期”。在关注婴幼儿免疫健康的同时,启赋也聚焦于HMO这一源自母乳的重要免疫营养成分,致力于以前沿科研为基础,为家庭提供更贴近母乳的营养解决方案。

惠氏启赋拥有全球领先的HMO科研实力,积累了逾百年的母乳科研沉淀,专注HMO研究超过30年,相关专利数量居全球领先地位,推动婴幼儿配方粉创新;其HMO配方产品已在欧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市多年,获得数千万家庭的信赖与认可。

3

惠氏启赋总部雀巢集团位于瑞士的研究中心

在中国市场,惠氏启赋率先布局HMO科研成果转化,推出多款创新配方产品,自HMOs成分获得批准之后,启赋蕴淳、启赋未来、启赋水奶等HMOs系列产品一直备受瞩目。惠氏启赋始终以临床实证为根基,致力于将前沿科研成果转化为安全有效的营养解决方案,助力宝宝无惧成长挑战,大胆探索世界。

4

惠氏启赋:“无惧薄弱期,大胆GO!”

(张琴)

(图片由惠氏启赋提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