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人物 >新闻详情

李贵春:潜心技术研发 在专利证书上写满“工人智慧”

2025-04-30 14:16:11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张肇婷校对:赵丁责任编辑:黎琦审核:张瑞灵

四月春风轻拂,窗外杨柳依依。而在四川新明塑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扑面而来的却是另一番火热景象——机器轰鸣如战鼓,流水线奔腾不息,工人们的身影在设备间快速穿梭。

在这些现代化设备间,总能看到一个身着蓝色工装、神情专注的身影。此时,他正忙着测量管径和管材壁厚。

他就是四川新明塑业有限公司技术部主任、四川省第九届劳动模范拟表彰对象李贵春。近日,记者来到该公司,倾听这位从基层技术员成长起来的行业专家,如何书写一个普通工人不平凡的人生篇章。

微信图片_20250429165327.jpg

测量管径的李贵春(左)

从基层到领军:匠心锤炼真本领

1975年2月,李贵春出生在四川一个普通农村家庭。1991年,他来到内江市东兴区和平塑料厂打了一段时间暑假工,对这个行业有了初步了解。高中毕业后,他进入四川新明塑业有限公司,从最基础的车间技术员做起。

“混料、造粒、挤出、注塑,当时就从这些最基本的生产过程开始学习。”回忆起刚参加工作时的场景,李贵春笑着说,白天跟着老师傅学操作,晚上抱着专业书籍系统学习理论,凭着这股韧劲,他很快掌握了PVC材料加工的核心技术。

在全国煤矿用管道设备市场中,四川新明塑业有限公司市场占有率超40%,是名副其实的行业龙头,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作为技术创新的引领者,公司以李贵春为核心的研发团队持续突破行业技术壁垒——其主导研发的“PVC矿用抗静电阻燃复合管”不仅填补了PVC塑料管材在煤矿井下瓦斯抽放领域的技术空白,更荣获内江市科技成果认证,进一步巩固了企业的技术领先地位。

创新引领:构建全链条研发体系

随着一个个技术难题被攻克,李贵春的视野也越来越开阔。这几年,他领衔创建了劳模创新工作室,构建起“基础研究—工艺革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研发体系。

微信图片_20250429165341.jpg

工作中的李贵春

在这个平台上,他带领团队先后研发了“煤矿井下用塑料溜槽”“煤矿抽放瓦斯用连接软管”“煤矿抽放瓦斯用钢丝网骨架聚乙烯管”等6项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产品。其中,“煤矿井下瓦斯抽放组合观测装置”更是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4月23日的产品竞标中,四川新明塑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煤矿用封孔器管材成功通过抗压和防渗漏测试,中标安徽一家煤矿的采购项目,为公司拓展了新的市场。

“客户的需求就是研发的方向。”李贵春告诉记者,保持技术领先靠的是严格的质量管理,设备升级是技术升级的核心要义,而研发灵感则来源于客户要求。

“客户不断提出新需求,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解决问题,完成对新技术的升级。”李贵春说。

“李主任的创新理念深深影响着我们。”工作室成员张工补充说,“他常说要‘站在未来看现在’,每个研发项目都要考虑未来5-10年的行业需求。”正是这种前瞻性思维,让他们的产品始终保持技术领先。

匠心传承:培养新一代技术人才

尽管已经取得了诸多成就,李贵春依然保持着技术工人的本色。他坚持每天到生产一线,手把手指导年轻技工。“技术是要传承的,我希望把我的经验都教给年轻人。”他说。

说着,李贵春又拿过生产线工人手中的工具,向其示范如何精确测量管材韧性。

在他的培养下,研发团队目前已拥有近20名技术人员。

“李教给主任我们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工匠精神。”年轻技术员小王感慨道,“他常说,做技术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失败,守得住初心。”

荣誉加身:劳动精神绽放光芒

2018年,李贵春荣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当被问及获奖感受时,他朴实地说:“这不仅是我的荣誉,更是对我们整个团队的肯定。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就不会有这些创新成果。”

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的李贵春依然奋战在研发一线。他正带领团队逐步完善煤矿用风孔气管材及其配套产品,希望用科技创新为煤矿安全贡献更多力量。

从普通技术员到行业专家,从技术攻关到人才培养,李贵春用二十余年的坚守诠释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精于工、匠于心、创于行”——这不仅是李贵春的座右铭,更是他职业生涯的真实写照。在这个需要工匠精神的时代,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劳动者之歌。

(四川经济网记者 毛春燕 文/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