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双河镇有口神奇的井,涌出串串气泡如葡萄,名为葡萄井。
用这口井冒出水,制成的凉糕,绵软细嫩,入口爽滑,格外美味,每年引得众多游客,慕名前来看“葡萄井”、吃“双河凉糕”。
葡萄井
4月26日,“大江之韵·探寻长宁河”活动采访调研组走进长宁县双河镇,恰逢该镇举办“一口凉糕甜·一城全竹宴”非遗文化嘉年华活动,深刻感受了长宁河流域这座天府旅游名镇的魅力,以及古法技艺+葡萄井水孕育出的双河凉糕。
葡萄井水是双河凉糕“甜”的灵魂,记者现场了解到,葡萄井已经被列为宜宾市级文保单位,而且这口千年古井有三个神奇之处:“活”,井水为深层地下水,24小时自然涌动;“恒”,水温常年保持在17℃左右,夏天冰凉冬天温润,这个温度刚好能让大米充分舒展而又不会糊锅;“甜”,井水中富含丰富矿物质元素,和本地桂朝米相遇时会产生微妙的甜味反应,并且在与米浆的相互吸附中,产生了凝固剂的作用,为凉糕的口感锦上添花。
游客在葡萄井品味凉糕
双河凉糕传统制作技艺是省级非遗,坚持“老井水、老工艺、本地贵朝米”,历经13道精细工序,纯手工熬制。
凉糕制作师傅说,最考验手艺的是熬浆环节,要把握火候时机,火大了要糊火小了又熬不熟,同时要,看准米浆由白转青的一瞬间将石灰水点进去,差之毫厘,就会影响口感。
双河镇凉糕一条街
美味的双河凉糕带来了凉糕产业的蓬勃发展,镇上出现一条凉糕街,11家凉糕商铺云集,每年创造产值约2700万元,产品销往宜宾、成都等地。
双河镇的凉糕,装着双河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延长凉糕产业链,双河镇从上游布局,扩大凉糕专用粮种植基地,保证凉糕原料供应,助农增收;下游着力发展加工业,提升双河凉糕的品质、品牌和市场影响力。
目前,双河镇打造的凉糕短保生产线,通过改进灭菌保鲜方法,在保持绿色健康和口感依旧的前提下,将双河凉糕的保质期延长至半个月以上,既能让怀念双河凉糕的外地朋友随时吃到原汁原味的双河凉糕,也能让双河凉糕走得更远。
双河镇风景
“以往大多数游客都是因为双河凉糕慕名而来,目的性非常强,往往就是吃碗凉糕就走,如何让游客慢下来,喝杯茶,看一看南宋文庙、逛一逛各类特色场馆、学一学无人机操作、等一等晨曦日出成了双河文旅的一道新课题。”双河镇镇长王鹏程表示,此次举办非遗文化嘉年华活动,是双河旅游破局的重要之举。双河镇作为首批天府旅游名镇和第五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长宁古八景中的“嘉鱼清泉”“笔架文峰”“淯井晴烟”等六景都在双河境内,同时,双河镇地处兴文石海和蜀南竹海两个重要景点之间,区位优势明显,双河将围绕“两海驿站、文旅双河”发展定位,逐步把双河打造为周边市民朋友远郊游目的地。
(四川经济网记者 杨波 侯云春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