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宜宾讯(记者 杨波 侯云春 文/图)“这块木料的背面,普通得像烧火柴一样,毫不起眼,丢在地上都没人要;但翻开切割打磨过的另一面可以发现,木料漂亮且有金丝波纹,还泛着独特的木香,这就是树中之玉,金丝楠木。”“木痴”杨文松穿着普通的工服,滔滔不绝地讲述长宁楠木的故事。
杨文松正在打整金丝楠木
近日,“大江之韵·探寻长宁河”活动采访调研组走进长宁县硐底镇,与巴小楠创始人杨文松交流金丝楠木产业发展情况。
长宁河流域,竹海万顷,竹林深处,有名贵植物桢楠,古代有“皇木”之称,曾沿着江河运到北京修建故宫。因此,盛产金丝楠木(即“桢楠”)和楠竹的长宁,素有“双楠之乡”的美誉。
杨文松利用村里空置的小学场地建起的家具厂,里面堆着许多落满灰尘的木料和树桩,工人们忙着制作各种家具,让人感受不到金丝楠木家具的名贵。
工人正在制作楠木家具
“一张金丝楠木圆桌多少钱?”记者问道。
“便宜的十多万元,好一点的要几十万元。”杨文松回答。
看着我们难以置信的样子,杨文松带我们走进他的家具展示中心,他要在灯光下,让我们感受长宁楠木的魅力。
“看,这就是金丝楠木的‘金丝’,这些‘金丝’有独特的纹理,从不同角度看,形状不一样,美就不一样。有的如层层山峰、有的如变幻莫测的云海、有的如深渊大海翻起层层海浪……”顺着杨文松所指的地方,记者尝试着欣赏金丝楠木餐桌的特殊之美。
杨文松展示金丝楠木之美
“欣赏金丝楠木,光很重要,灯光一照,金丝楠木之美便会突然显现,跃然桌上,天然的纹路千变万化,让人沉醉。”杨文松说,金丝楠木还有一种独特的木香,让人安静,古人认为,久居楠木之家让人长寿。
落满灰尘的陈旧老窗户、门、柜子,在杨文松眼里,那可是“宝贝”。他的故事也从这些“不起眼”的木料开始。
十多年前,杨文松在长宁走街串巷以卖猪饲料为生,那时正遇上农村大搞建设,农民拆除老瓦房修建砖房,大量拆除后的柱子、门窗、柜子等木料没人要。
独具慧眼的杨文松发现了商机,从农民手里陆续收购了一批“不值钱”的老木料,这些有异香、泛着金丝的木料,运到发达地区,转手价格就翻了数倍。
积累了一定本金的杨文松,决心闯荡北京创办家具厂,但却不被看好。“他们觉得四川搞搞楠木原料就可以了,做家具缺乏手艺,浪费好料。”杨文松说。
这话刺激了杨文松,他相信只要肯钻研,四川也会出好工匠,也能制作出精美的古典楠木家具。
杨文松给金丝楠木桌子抛光
2012年,杨文松放弃北京作坊,返乡创立古典楠香家具厂,组建木匠团队钻研家具制作。他白天与木屑为伴,夜晚挑灯研习纹理鉴定,他硬是从“门外汉”,成长为能够“闻香识木”“化腐朽为神奇”的木匠,生产的金丝楠木家具和艺术品逐渐打开市场。接着他又创立了“巴小楠”品牌,2015年,他创办长宁县竹海古典楠香实木家倶有限公司,形成了集产、学、研于一体的竹产品企业,打造巴小楠品牌产品。
后来,杨文松带领当地农户入股巴小楠农业专业合作社,帮助他们学习传统工艺技术,带动农户增收。并以长远眼光,推动“以种代伐”,在长宁河沿岸荒坡种植楠木,既固土护水,又保障原料可持续开发。
如今,杨文松的工厂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家具,根雕等各种艺术品,以及楠竹与金丝楠木交融的衣柜和镂空雕花的屏风。
采访结束时,作为古建榫卯非遗传承人的杨文松告诉记者,他有个梦想,梦想着有一天,用他珍藏的金丝楠木原料,在家乡长宁建一个金丝楠木博物馆,里面摆放着工人们做的各式各样的金丝楠木家具和工艺品,让人们感受楠木建筑、家具、艺术品的魅力,让更多的人欣赏到楠木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