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近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与麻醉科强强联手,在胸外科主任付茂勇教授指导下,施贵冬副教授及其团队联合麻醉科主任林菁艳教授及陈昌林副教授,成功为一位肺结节患者实施川东北地区首例Tubeless单孔胸腔镜下肺叶楔形切除术、淋巴结采样。
医院成功实施Tubeless单孔胸腔镜下肺叶楔形切除术
该名患者因体检发现右肺上叶后段结节,2年多来一直在胸外科就诊。胸外科团队经多学科讨论决定为患者实施肺叶楔形切除术,在进行术前沟通过程中,发现患者十分惧怕气管插管及术后疼痛,付茂勇教授团队最终决定联合麻醉科为患者实施Tubeless单孔胸腔镜下肺叶楔形切除术,最大程度减少患者的担忧及疼痛,将胸外科肺结节手术做到更加“超微创”。
Tubeless技术即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下的胸腔镜手术,是胸外科手术领域的一项前沿技术。该手术首先由麻醉科团队使用声门上气道装置(喉罩),保留患者自主呼吸的同时,辅以区域麻醉、静脉镇静镇痛药物对患者进行麻醉。紧接着胸外科团队在患者自主呼吸麻醉下进行单孔胸腔镜肺叶楔形切除术。手术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该手术实现了手术免气管插管、免尿管、术后免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无管化快速康复模式。术后患者恢复迅速,当天即可下床活动,术后2天便康复出院。Tubeless技术大大降低术后疼痛及麻醉手术相关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为患者的快速康复按下“快进键”。
据付茂勇教授介绍,无管技术对手术团队与麻醉团队的协作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胸外科医生需凭借精湛的微创操作技巧,在避免损伤气道的同时完成肿瘤切除;麻醉科医生则需精确把控麻醉深度,保障患者呼吸与循环稳定。与传统胸腔镜肺结节手术相比,避免了气管插管对患者咽部及肺部的损伤和刺激,不留置导尿管减少了尿路感染的风险,不安置胸腔闭式引流管,避免了管道压迫引起的疼痛及活动限制,真正做到快速康复。未来,胸外科与麻醉科团队将继续深化多学科协作,推动Tubeless技术在更多复杂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如肺楔形、肺叶、肺段、手汗症和纵隔肿瘤手术等,让更多的患者受益于前沿医疗技术带来的高效与便捷。
(郭珂璇 施贵冬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