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专题 > 大江之韵·探寻长宁河 > 河与镇 >新闻详情

大江之韵·探寻长宁河丨梅硐镇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长宁河上活水来

2025-05-08 10:08:35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刘佩佩校对:赵丁责任编辑:黎琦审核:张瑞灵

川经瞭望记者 杨波 侯云春 文/图

aa3ac4822f4d96dfb5afccd4837b406

忙碌的施工人员

在长宁县梅硐镇石陇村泽鸿水库施工现场,运输车辆穿梭、机械声轰鸣,施工人员正在紧张有序施工。日前,“大江之韵·探寻长宁河”活动采访调研组走进长宁县梅硐镇,探访正在这里加快建设的长宁县梅硐镇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

长宁县梅硐镇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效果图webp

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效果图

该供水工程位于梅硐镇泽鸿村、石陇村、龙尾村,包括水源、水厂、管网三大工程,总投资12.7亿元。

其中,水源工程将新建泽鸿水库1座、库容882万立方米,水库大坝采用泄水闸+沥青砼心墙土石坝组合坝型,坝轴长度为268米,坝顶高程363.7米,最大坝高35米,坝顶宽度6米,目前水库闸室段固接灌浆护坦、消力池左挡墙已完成,年底前将完成泄洪闸和右岸连接坝段主体施工。

水厂效果图webp

水厂效果图

设计的水厂位于大坝下游800米处,包括絮凝沉淀气浮池、V型滤池、水泵房等净水设施,建成后将通过技术创新与精细化管理等,进一步提高水质,让周边群众喝上放心水。

管网工程全长203.5千米,目前已完成87.5公里的管网铺设,预计2026年7月全面完成。管网建设不仅是修建物理意义上的输水通道,更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性设施,将成为推动城乡融合的“幸福纽带”。

供水工程建成后,将编织起一张“城乡同源、清泉入户”的水网,实现城乡“同水源、同水质、同管网、同服务”一体化供水,有效保障长宁县13个镇32.7万名居民的生活生产用水安全,切实改善长宁县城乡供水不均衡不充分的现状。

640webp

建设中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泽鸿水库项目

水脉通,百业兴。

以供水工程为契机,梅硐镇“竹木加工、特色农业、生态旅游”三大重点产业版图愈发清晰。

竹木加工方面,梅硐镇‌竹林面积达6.7万亩,居全县之首。依托丰富竹资源,该镇通过科技创新、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等行动,在竹编、竹板材等初加工板块基础上,大力拓展竹炭、竹器加工、竹工艺品的精深加工,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持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特色农业方面,依托供水工程为农业基地提供稳定水源,梅硐镇大力实施“天府森林粮库”竹下林粮复合经营项目,建设林粮复合丰产培育基地1200亩,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开展竹林立体复合经营面积5000余亩,促进项目区147户竹农人均年收入增加2500元以上。

生态旅游方面,有着“国家级生态乡镇、中国竹扇之乡”等美誉的梅硐镇,不仅是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的起点,更拥有生态石林、“活化石”桫椤树群等独特生态资源。依托供水工程造就的生态水网,该镇积极谋划“生态旅游”文章,未来游客可泛舟碧波,感受“竹影映水、石林缀泉”的诗意画卷。

水润民生、水美生态、水兴产业的振兴画卷,正在梅硐镇徐徐展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