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健康 >新闻详情

全国首款!绵阳科技城新区脑卒中数据机器人革新卒中医疗数据上报模式

2025-05-08 14:25:20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刘佩佩校对:赵丁责任编辑:黎琦审核:张瑞灵

四川经济网绵阳讯(戴旖 记者 张宇)近日,在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三医院”)神经内科的走廊里,主治医生在结束诊疗后,脚步不再像以前那样匆忙。过去每月必有的“数据填报马拉松”,如今正被诊室里一位特殊的“数字同事”悄然化解。

记者从绵阳科技城新区获悉,这种变化源自该区一家深耕医疗信息化领域十年的科技企业——四川互慧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互慧软件”),该公司用人工智能技术,改写了卒中医疗行业的“时间账本”,让医生的“救治时间”不再过多地被“表格时间”所挤占。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具有起病急、致死致残率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标准、完善的卒中登记可加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间的信息互联互通以及安全有效共享,从而逐步实现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登记、发病、患病、死亡的全过程动态管理,‌对脑卒中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脑卒中患者的诊疗数据需按月上报至国家脑卒中防治工程管理专项数据库系统,但传统的上报流程耗时耗力,医生们只能挤出时间,埋头于各种“数据表格”中。

据了解,一家市级三甲医院每月需录入300余例脑卒中患者的诊疗数据,单个病人的单次填报约耗时20分钟。更棘手的是,这些数据分散在不同的业务科室,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核实也是一项“耗时工程”。

互慧软件相关负责人表示,捕捉到这一痛点,互慧软件自建算力平台,历时14个月研发,推出了全国首款“卒中中心自动上报机器人系统”,打造出能24小时值守的数据“医生”。

该系统通过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可自动抓取医院HIS/LIS/电子病历等八个业务系统的数据,并利用互慧软件自主开发的脑卒中专病医疗大模型,将非结构化病历文本智能解析成达到上报要求的标准结构化数据集,准确率超95%。原本每人20分钟的上报流程,如今仅需2分-3分钟核对即可完成,效率成倍数提升。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是全国首家应用该系统的试点医院,自4月1日起,这位特殊的“数据医生”已悄然工作月余。医生不用再多方收集数据,系统的智能校验功能还能主动提示异常值,上报效率大大提升,医生可以将更多时间专注在病人的治疗研究上。

互慧软件相关负责人表示,让医生回归临床救治的核心工作,正是这项技术创新的意义所在。目前,该系统已申请发明专利10项,并有4项已获授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