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社会 >新闻详情

三十五载仁心守银发

——记资中县乡村医生彭永仙的“健康守护”之路

2025-05-08 15:32:31 稿件来源:推广 编辑:王万川校对:赵丁责任编辑:郑红梅审核:杜静

每日晨曦微露之际,57岁的资中县双龙镇红牌村第二卫生室乡村医生彭永仙便会背上印着红十字的药箱,沿着蜿蜒的乡村小路,缓缓走进被晨雾笼罩的村落。35年的漫长岁月里,她始终扎根乡村,以坚定的脚步丈量着独居老人的生命温度。

1990年,彭永仙从内江卫生学校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后,便毅然驻守在红牌村第二卫生室。悠悠数十载,她从青春年少到两鬓霜白,将人生中最珍贵的年华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基层医疗事业。红牌村86位独居老人的健康档案里,每一页都饱含着彭永仙十年如一日的执着坚守,每一处记录都是她默默付出的见证。

清晨七点,第一缕阳光刚刚穿透薄雾,彭永仙就已经出现在村北头刘大爷的家中。她熟练地为老人测量血压,轻声说道:“血压130/80,比上周稳定多了。”随后,又轻柔地为老人按摩僵硬的肩颈。这样的场景,已然持续了数十年之久。从最基础的体检到紧急突发状况的急救,从用药的悉心指导到心理上的贴心疏导,彭永仙将标准的诊疗流程延伸成了对老人们全天候、全方位的守护。去年汛期期间,刘大爷突然胸闷不适、情况危急,彭永仙得知后,毫不犹豫地冒着倾盆大雨,蹚过积水,迅速赶来施救。她的身影,深深印刻在刘大爷的心中。

在人口不足千人的红牌村,彭永仙凭借着自己多年的经验和智慧,独创了“三定”服务模式,为乡村养老提供了宝贵的样本:定期上门,为老人们建立动态更新的健康档案,以便及时掌握他们的身体状况;定点跟踪8项关键的生理指标,密切关注老人的健康状态;根据每位老人的具体情况,定制个性化的康养方案,真正做到精准关怀。在她那本已经有些陈旧的工作手册里,详细标注着86位老人的作息规律、用药禁忌,甚至连他们的饮食偏好都记录得清清楚楚。雨季来临之前,她总会提前备好急救药品,以防万一;酷暑时节,又会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调整老人的降压方案。彭永仙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凭借着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全力守护着乡村的“银发防线”。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些老人在我心里,就和我的父母一样。我用心对待他们,也希望自己的父母遇到困难时,同样能得到他人的悉心照料;更希望等我们自己老了,行动不便的时候,也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彭永仙的药箱里,常年备着软垫血压计,方便老人舒适地测量血压;还有大字版的用药说明,方便老人阅读;自制的艾草热敷包,为老人们缓解身体的疼痛;以及各种老年病常用药品,时刻为老人的健康保驾护航。面对农村养老医疗资源短缺的现实困境,彭永仙以身作则,以自身的行动为示范,积极推动“家庭—村医—镇医院”三级联动应急机制的不断完善。在近3年的时间里,她成功处置了23起独居老人突发疾病的紧急案例,为老人们的生命健康筑牢了坚实的防线。

暮色渐浓,彭永仙仔细整理完当天的诊疗记录,又一丝不苟地检查了一遍急救箱,确保万无一失。她望着窗外,坚定地说道:“只要我还走得动,就会一直守在这里。”

(丁小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