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胡敏 庄祥贵)“欢迎大家来中国羌城、云境北川过有‘羌’调的生活。”5月8日,在“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北川专场,北川羌族自治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徐明介绍,北川按照提升一个全域旅游规划、制定一套文旅行业标准、研创一批特色文旅产品、打造一台禹羌实景演出、扶持一批文旅市场主体和营造一个全方位旅游发展环境的“六个一”文旅产业发展思路,把民族文化特色、山水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竞争力。
新闻发布会现场(乔薇 摄)
据介绍,“六个一”文旅产业发展思路具体为:北川打造20余条旅游精品路线,开发“低空+旅游”“非遗+旅游”等特色文旅项目;分类组建民宿、非遗、羌绣等行业协会15个,规范旅游服务、住宿、餐饮服饰等标准和管理办法;创新开发羌绣、水磨漆、草编等非遗文创产品3000余种,文创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地区,年产值超5.5亿元;打造羌民俗体验剧《云朵上的尔玛》;落实2000万元文旅发展专项资金,定期兑现文旅发展奖补资金;一体营造公平高效的政务环境、安全有序的治安环境、宜居宜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2024年,全县接待游客1340万人次、同比增长31%,实现旅游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29%。
不仅如此,北川还围绕羌族文化、大禹文化传承推出系列举措。
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熊英介绍,北川出台《北川羌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设立2000万元专项基金为羌族文化保护提供资金保障,同时,丰富巴拿恰、沙朗恰等羌民俗非遗街区业态,打造30余种羌歌、羌舞,培育“羌家十三花”“羌家十大碗”等10余种特色餐饮,吸引游客体验羌式生活。
目前,北川自主研发的羌族文创商品荣获127个国省奖项,建成羌绣、草编、手工茶等19家非遗工坊,带动就业3万余人。建成全国首个“数字羌文化数据库”创新呈现羌族文化,访问量破亿。
《少年禹传奇》宣传海报
同时,作为“大禹文化之乡”,北川联合浙江绍兴、安徽蚌埠、山东禹城等禹迹地发布《北川宣言》,缔结禹迹地联盟,并对石纽、禹王庙等文化遗迹“建档守护”,出版《大禹传说》等100余本资料集,展陈3000余件大禹文化文物。
此外,北川“破次元”传播大禹文化,发布“少年禹”超级IP,制作原创动漫《少年禹传奇》,并通过IP授权,30余家企业开发文具、民族服装等大禹系列产品100余款,年产值超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