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原创 >新闻详情

2024年北川绿色产业对GDP贡献率超六成,“生态功能”变“经济动能”丨万千气象看四川·北川专场

2025-05-08 20:36:12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王颖校对:朱珠责任编辑:张萍审核:杜静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胡敏 庄祥贵)“2024年我们的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2.1:33.6:54.3,绿色产业对GDP贡献率超六成,规上工业万元总产值综合能耗下降5%以上。”5月8日,在“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北川专场,北川羌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邓平介绍,北川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近年来,北川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民族地区生态振兴、产业兴旺、生活富裕互进互促的绿色发展之路。

北川羌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邓平介绍有关情况(乔薇/摄)

“以前北川的产业通俗来讲就是三头:木头、石头、水头,即木材石材加工和小水电,都是资源依赖型产业。”邓平告诉记者,近年来,北川向高能耗、低效益产业“开刀”,坚决不要黑色的GDP,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如,打出“三个最严”“四联单”“积分制”组合拳,在全省率先研发应用“智慧交通管理系统”,推进矿产砂石资源开发综合整治等。

同时,筑牢绿色屏障夯基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北川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长期稳定在100%。

不仅如此,北川还拓宽绿色路径增后劲。为把良好的生态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胜势,北川在全市率先发布GEP核算报告,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达590亿元,年均固碳总量150万吨以上。纵深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建设,按照有利于国省市重大项目配套、有利于北川长远发展、有利于解决群众所需所盼“三个有利于”原则,建立生态项目储备库,抽水蓄能电站、唐家山水库工程纳入省级专项规划,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在未来5—10年将形成超过200亿元的投资量。

邓平表示,下一步,北川将借力地处“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三大大利好政策叠加的区位优势,持续推进绿色经济转型升级,更好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