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农发行乐山市分行:执绿色金融之笔 绘山水富民长卷

农发行乐山市分行深入践行“两山”理念,聚焦森林提质、流域治理、农田建设等重点领域,三年来累计投放绿色贷款超47亿元,支持全市57个重点生态项目,在嘉州大地书写了一幅青山叠翠、碧水绕城、良田丰饶的绿色画卷。

守护“绿色家底”:擦亮森林资源生态底色

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峨眉山市以63.7%的森林覆盖率构筑起天然氧吧。但“绿而不富”曾是发展痛点,全市林业经济长期在低效徘徊。2023年,农发行乐山市分行积极响应地方储备林建设需要,创新推出5亿元林业综合开发贷款,一场“点绿成金”的变革拉开帷幕:通过集约化实施3万余亩营造林工程、林下套种6700余亩经济作物,配套建设智慧森林系统、防火通道等基础设施,让林海既筑牢生态防线,更孕育了致富希望。

这种“不砍树也能致富”的模式,同样也惠及着凉山州的彝乡群众。在马边彝族自治县,5.1万亩国家储备林建设如火如荼。农发行乐山市分行投放的5.08亿元信贷资金正转化为香樟、楠木等珍稀树种,更催生出林菌、林蜂等立体种养业态。“以前砍树卖钱,现在护林还能分红。”家住马边县民主镇的阿合尔古擦拭着蜂箱笑着说道,“现在林下养蜂、采菌子,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据了解,马边国家储备林项目将打造“天府森林四库”生态体系:年涵养水源80万立方米的“绿色水库”、林下经济产值超亿元的“富民钱库”、林粮间作1200亩的“生态粮库”、年固碳5万吨的“绿色碳库”,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

重塑“水润嘉州”:筑牢流域生态安全屏障

岷江之畔,井研县143条溪流如血脉滋养大地,其中“母亲河”茫溪河却曾因反复治理难见清流而揪动人心。全县虽实现城镇污水处理全覆盖,但管网破损、雨污混排等问题让部分河段仍承受着污水直排之痛,流域生态修复迫在眉睫。 

2024年,一场以“清障疏浚、生态修复、智慧管控”为核心的流域综合治理战役在井研打响。农发行乐山市分行授信3亿元,目前已投放资金1.65亿元,推动5条河流清淤疏浚、10座水库整治及10个污水处理站升级等。同步构建“天眼地网”监测体系,10座微型水质监测站与20套视频监控实时守护,让污染无处遁形。 经过生态治理,河道焕发生机,鱼虾回归;生态护岸筑牢防洪屏障,滨水景观带变身村民乐园;水库修复后蓄水量倍增,灌溉面积扩增助力农业丰产。

在金口河区大渡河畔,总投资8.1亿元的金口河区大渡河左岸流域水资源配置项目按下“快进键”。农发行乐山市分行量身定制融资方案,授信6.48亿元,目前已投放资金2.01亿元,支持新建两座小型水库、两个自来水厂,新建堤防12.22公里、疏浚河道20.87公里。通过大瓦山引调水工程,实现汛、枯期流量调节,将水库富余水量用于农田灌溉和电站蓄能发电。项目的建成将惠及沿岸近4万名群众,防洪标准从“十年一遇”提升至“三十年一遇”,使当地居民享有“水清、地绿、天蓝”的生态环境。

激活“沃野动能”:高标准农田育出“吨粮田”

在“天府粮仓”夹江片区,农发行乐山市分行5.1亿元金融活水正滋养着乡村振兴的“希望田”。通过创新“高标准农田+”打捆服务模式,将当地土地整治、产业培育与生态治理有机融合,让沉睡的耕地焕发新生:7000余亩高标准农田如棋盘般铺展,智能灌排系统在田间织就水网。

同样在沐川县沐溪镇火岩村,也洋溢着生机勃勃的气息。

“过去地块零散像补丁,农机都转不开身。规整后,现在田成方、渠相连,小型机械能直接开进去,省时又省力。”火岩村种粮大户刘大姐算起了账:“改造后每亩可节省人工成本近千元,一年能多挣几万元。”随着土地综合整治,沐川县13个乡镇9.4万亩耕地完成“变形记”:土地平整让“补丁田”连片成方,生态沟渠如银链蜿蜒。更令人欣喜的是,通过实施“田坎革命”,项目区新增耕地4.4万亩。

从生态修复到产业提质,从传统农业到智慧乡村,农发行乐山市分行以金融“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嘉州大地结出累累硕果。未来,该分行将继续锚定“双碳”目标,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书写绿色金融新篇章。 

(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