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青神经开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2025-05-09 18:34:57 稿件来源:推广 编辑:张肇婷校对:甘雨竹责任编辑:杜静审核:杨璐

近日,在四川青神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青神经开区”)内,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企业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碌地穿梭其间,同时,各类工业生产线也在加速调试,为后续生产做准备;项目工地上,建设者们挥汗如雨,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

近年来,青神经开区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践行新型工业化,企业培育方面,育优引强,成链集群;项目建设方面,快建快产,转化入规;科技创新方面,绿色引领。先后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省级精密传动件产业集群、省级近零碳试点园区、省级亩均论英雄试点园区、眉山市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建设先进集体、眉山市制造强市攻坚年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绿色铸造园区崭露头角,以高科技与高质量的新产品为特色,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青神经开区坚持特色产业链招商,发挥成都都市圈内铸造等优势,全力招引具备精密铸造、真空镀、贵金属表处理等高附加值生产工艺的企业入驻。2024年“走出去”“请进来”考察对接企业80余次,招引秦镀保、九垒机械等14个高端装备制造项目,美矽科技、净碳时代2个新能源新材料类项目,总投资10.8亿元,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1个。

项目是工业发展的发动机、聚能场、硬脊梁。园区2024年累计实施项目22个,总投资95.25亿元,其中省市重点项目8个。目前,德恩航天、新伍零伍等13个项目竣工投产。

青神经开区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塑造新的发展优势。“去年,我们的研发成果实现新突破,联合企业技术攻关26个,完成9个,发表学术论文1篇,获得专利授权2件。”园区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园区正在申报专利7件,其中主导的新一代竹材砍伐工具研发项目已结题,预计2025年底可获得专利授权,该设备90%的零部件生产将由青神经开区企业协同完成。创新主体总量也在持续提升:园区推荐的2家企业获批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企业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企业获批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企业获批高新技术企业。全县创新平台总量位居眉山市前列。

以科创平台建设为抓手,深化校企地合作模式。深度推进与电子科大、四川大学等“政产学研用”合作,与电子科大、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达成共建机器人学院、铸造学院合作意向;成都工业学院在园区内的机械产业研究院挂牌“教师工程实践基地”,每年派驻骨干教师来青开展不少于6个月的工程实践活动,该校地合作模式为全市首创。“目前,引智成效初显。”该负责人介绍,园区引进6名工科博士深入企业开展为期半年“一对一”技术帮扶,形成3个科研项目,其中,与康雪晴博士共同申报的“数智赋能成都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创新研究”入选了成都市社科联2025年规划项目。

同时,推进研发平台建设。园区助推德恩云造平台迭代升级,合作共建青神数智产业创新中心;与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共建表面处理中试基地;牵头县竹产业研究院、县经科局、环龙新材料公司共同推进竹纤维综合利用中试基地建设;指导德鑫航空打造航空地面设备中试基地。

持续开展惠企检测业务。2024年,园区免费为四川丹甫、青城机械等11家企业提供设备借用服务80余次。深化政务精准服务模式。目前,园区提供政务服务事项220项,全年办理涉企事项500余件,并举办“大规模设备更新”“智改数转”等培训。召开表处和铸造入园企业资金供需对接会、税务服务进园区等专题宣贯会,帮助3家企业获批县政府主导的分险基金1040万元,协助17家企业解决商业贷款融资6000余万元;建立优化营商环境举报中心,线上线下多渠道收集解决社会公众及企业反映问题,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新的一年,我们将聚焦打造全国特色先进机械制造产业聚集区和全国专精特新装备制造基地这一目标,担当兴产强县主引擎、科创研发主战场的重要角色,实现综合产值上200亿元,园区综合考评跻身全省第一梯队。”青神经开区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严守底线为基础,优化发展环境,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园区力量。

(罗端  文/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