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中信银行成都分行积极践行社会责任,采取多种措施开展反诈宣传活动,全力守护群众的财产安全。在一系列的反诈行动中,该行成功拦截了一起电信诈骗案件,帮助客户避免了19万元的经济损失,展现了金融机构在反诈工作中的高效协同与社会责任。
近日,中信银行成都世纪城支行组织工作人员深入本地建筑工地,开展“辛苦钱不易,守好最要紧”账户安全专题宣讲活动。考虑到农民工群体金融风险防范意识相对较弱,容易成为电信诈骗的目标,银行工作人员采用真实案例结合方言讲解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向工友们传授防诈知识。活动中,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了“四不原则”,即不出租银行卡、身份证、手机卡;不出借卡片给亲戚朋友;不轻信陌生电话中的“中奖”“退款”信息;不轻易给陌生人转账,转账前务必电话或当面确认对方身份。宣讲结束后,工作人员还发放了防诈手册,解答工友疑问,并分享了安全用卡小技巧,如避免使用生日、简单数字作为密码,定期更换密码,定期查账,发现异常交易立即联系银行冻结账户等。通过这次活动,有效增强了农民工群体的法律意识和防范电信诈骗的能力。
同样在今年5月初,中信银行成都蜀汉支行组织员工走进上海外服(四川)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真实案例向企业员工进行细致讲解,内容涵盖禁止出售、出租、出借银行卡,防止成为电诈“工具人”,并对当前不法分子利用虚假低息高额个人贷款为诱饵,打着帮助借款人包装账户流水的口号,利用客户账户过渡诈骗资金的情况对企业员工进行重点警示,告知员工办理贷款需前往正规机构。同时,还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这次金融教育活动,使企业员工的法律意识和防骗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此外,5月,中信银行成都东湖支行通过风险预警系统和员工敏锐洞察,成功拦截了一起电信诈骗案件。某日上午,客户马先生至东湖支行柜面办理19万元转账业务,系统触发了“可疑交易特征”“资金异常”等多重预警提示。柜员询问转账用途时,马先生言辞闪烁,无法清晰说明交易背景。会计经理进一步核查发现,客户当日刚通过手机银行完成19万元购汇及结汇操作,并声称转账给“表姐表妹借款”,但提供的对方电话未接通,支付宝信息显示联系人为老年女性,与所述亲属关系矛盾。工作人员在征得客户同意后查看其微信聊天记录,发现其近期添加陌生人并参与所谓“香港字画转卖”项目,对方以“平台过桥”“包装费”等话术诱导频繁转账,并承诺高额回报。银行判断其遭遇电信诈骗后,立即启动账户管控并报警,警方迅速抵达现场核实确认诈骗事实。此次成功堵截,得益于中信银行成都分行定制化风险预警模型的精准识别、员工严格执行“一问二查三看”流程,以及警银联动的快速响应机制。中信银行成都分行提醒广大市民对“高收益投资”“陌生平台交易”等话术保持警惕,转账前务必核实对方身份及用途,积极配合银行风险提示核查,共同筑牢反诈防线。
中信银行成都分行将持续开展多样化的反诈宣传活动,不断提升公众的防骗意识和能力,以实际行动守护群众的财产安全,为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贡献力量。
(中信银行成都分行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