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雅安讯(记者 程强 文/图)5月11日,记者跟随“长征路上向新行”采访团来到大渡河畔的石棉县丰乐乡。目之所及,皆是绿油油的枇杷林,一串串黄澄澄的枇杷果挂满枝头,清新的果香与村民丰收的喜悦笑声交织在一起,让山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大渡河畔的石棉枇杷大观园基地
石棉作为世界枇杷栽培种原产地,曾荣获中国野生枇杷资源保护基地、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等称号,全县51个行政村中共有28个村建有枇杷基地,主要分布在丰乐乡、美罗镇、迎政乡等乡镇。
一棵枇杷树能带来多少收益?丰乐乡三星村二组村民官银军在枇杷地里给自己算了一笔账:一亩地可种植40棵果树,以盛产期计算,一亩地产值可达10000元以上,每颗果树一年产值均达200元以上。
与官银军同样种植枇杷的迎政乡八牌村村民吴贵平则是把刚采摘的果子转运到石棉县坪阳黄果柑合作社内进行果品等级筛选,卖给商家。
吴贵平正在卖刚采摘的枇杷
据了解,石棉县坪阳黄果柑合作社自成立以来,以基地为基础,强化产业链延伸拓展。围绕石棉黄果柑、石棉枇杷两大特色优势产业,建设黄果柑标准化基地1037.38亩,枇杷标准化生产基地300亩。同时,以市场为导向,促进多元化渠道合作,分别与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VISA集团等合作,通过互联网销售模式,2024年完成线上销售68566单,交易额128.3万元、2024年完成线下销售486万斤,交易额583万元,实现线上与线下多个销售渠道实现年销售额的逐年增长。
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也促使石棉枇杷在产量和质量上不断提升,催生了一批懂农业、懂技术、懂管理的“专家”。
石棉县第六批科技特派员枇杷组组长徐元军说:“我们培育的这么多枇杷新品种,有黄肉品种、白肉品种以及春花品种。目前,春花1号、果真好1号、果真好2号、果真好3号、果真好4号、白雪公主、白马王子、蜀白1号通过四川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获得品种认证证书。这些新品种不仅在口感、品质上有了显著提升,而且在产量和抗逆性方面也表现出色,为石棉枇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打包好的线上销售订单,即将发给客户
一代又一代“新农人”在种植技术、选育优株上下苦功,使得枇杷的果质不断提高,吸引客商在枇杷丰收季来到石棉定点收购。今年第二年从成都来到石棉收购的客商温权一边处理订单,一边介绍说,石棉因独特的气候造就了枇杷果大肉厚、汁多味美,收购的果子可以实现多平台、多渠道销售,效益很好。
近年来,石棉充分结合当地产业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枇杷产业提质增效,通过品种改良、技术推广、品牌建设等措施,不断提升枇杷产业竞争力,实现种植枇杷面积5.1万亩,预测今年总产量达3.3万吨以上,产值10亿元以上,较往年提升10%。
如今,石棉枇杷从深藏大渡河峡谷到走进千家万户的果盘中,这颗“金果子”正书写着新时代的“长征故事”——用科技突破崇山阻隔,以品质赢得市场认可,让老区人民在绿水青山间收获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