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胡敏 黄晓庆)5月15日,在“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五通桥专场上,乐山市五通桥区副区长叶然介绍,五通桥区正全力打造晶硅光伏、绿色化工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这两大千亿产业,五通桥区有工业历史悠久、产业基础雄厚、技术优势突出三方面优势。
乐山市五通桥区副区长叶然介绍有关情况(乔薇 摄)
工业历史方面,天津塘沽永利碱厂于1938年在这里重建,并在此诞生了“侯氏碱法”,打破西方70余年的技术垄断,这是五通桥近代工业的起点。新中国成立后,五通桥发展形成盐磷化工产业集群,立足峨嵋半导体材料研究所的先发优势组团进军晶硅光伏产业,成功培育上市西南地区第一支A股川盐化,诞生新中国第一炉多晶硅,成为四川省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区。如今五通桥区仅百亿级企业就有3家。
产业基础方面,五通桥扛起培育晶硅光伏、绿色化工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的时代重任。晶硅光伏方面,已构建“硅芯—硅料—硅棒—切片”的产业链条,形成2万吨硅芯、36万吨多晶硅料、71GW单晶拉棒切方、16GW硅片产能规模,全球10家头部企业中半数落户于此,成功入选全国民营经济百强产业集群。绿色化工方面,已集聚福华、和邦等10多家规上化工企业,多个产品的产能在全国、全球位居前列。
技术优势方面,五通桥区成功引进210余名行业科技领军人才,组建创新研发团队106个,2024年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7家。
“工业是五通桥的立区之本,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区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保持在70%以上。”叶然介绍,五通桥区连续三年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在县域经济崛起征程中,五通桥还围绕三个“一流”,打造有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配套一流。实施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提升三年行动,累计投入资金近80亿元,建成园区道路22公里,投运变电站12座,供电能力位居全省县(市、区)第二,“双供水、双污水”系统走在全省前列。去年顺利取得省级化工园区“金字招牌”。
服务一流。组建重点项目落地服务“尖刀队”,审批流程普遍提速40%以上,创造了84天重大产业项目签约建设并投产的“五通桥速度”。
口碑一流。为企业送上留抵退税、减税降费“减负大礼包”,对诚信守法企业实行“白名单”管理,推行联合执法、智慧化大数据巡查,让企业在五通桥投资放心、经营安心、发展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