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文旅 >新闻详情

广元昭化:加强非遗保护传承 解锁非遗活力密码

2025-05-16 15:21:29 稿件来源:推广 编辑:何羽佳校对:赵丁责任编辑:郑红梅审核:杜静

5月15日,在广元市昭化区昭化古城评书馆内,一张案桌、一块醒木,便撑起了一方纵横古今的天地。伴随着醒木一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北雷棚评书第四代传承人苟银春用铿锵有力的语言,带领着游客们穿越回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让游客们沉浸式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实在太精彩了!”游客曹阳兴奋地说,“我来昭化古城前就听说川北雷棚评书很好听,来到这里后就直奔评书馆,先生的表演生动风趣、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我到现在还意犹未尽呢。”

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情感与记忆。近年来,昭化区不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保护力度,通过建立非遗保护专项资金池、实施失传剧目恢复整理等举措,对珍贵资料进行抢救性保护,让非遗在新时代依旧熠熠生辉。

“为了让非遗真正传承下去,我们还通过‘智游昭化’小程序对川北雷棚评书、薛氏糖画、陈氏彩塑彩绘等非遗进行数字化还原和存储,并开发沉浸式‘云游’‘云展’‘云演’等数字视听产品10余套,让游客通过手机就能‘云赏’非遗,在做好非遗保护的同时,也让非遗得以传承和弘扬。”

同时,昭化区还实施非遗传承人培养计划,采取“自我推荐+重点培养”的方式,认定各级非遗传承人27名,并定期组织各级非遗传承人集中登台展示交流,邀请非遗保护、戏剧研究专家学者进行现场指导,真正让非遗“活”起来、“传”下去。

融合创新发展。昭化区还积极探索“非遗+”融合发展模式,举办非遗购物节、非遗“七进”等活动,让非遗融入群众生活,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和传承。

去年,广元市昭化区榨油技艺(川北老家土榨榨油技艺)、广元传统饮食制作技艺(杨氏核桃酥传统制作技艺)、川北知客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入选第七批广元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是昭化区在“守护农耕文明根脉、激活传统技艺价值”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以非遗为核心,昭化区创新打造了非遗特色街区,并推出了彩绘、彩塑、薛氏糖画等特色文化产品10余种,让非遗在传统与现代融合中焕发新活力;该区还将“昌禾核桃酥制作技艺”“川北老家土榨榨油技艺”等非遗传统手艺与现代技术结合,使相关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年均产值超100万元。

接下来,昭化区将立足本土文化根脉,不断加大非遗保护工作力度,持续丰富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促进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非遗瑰宝在传承与创新的交响中奏响文化振兴强音。

(邹星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