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五月的壤巴拉,一场小雨后,万物生长,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阿坝州壤塘县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肖强每天上班到医院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门诊大楼改造项目现场看看。“门诊大楼改造预计8月完成,壤塘县将有自己的眼视光中心和口腔中心,群众看病不用再去马尔康或成都,我们这批帮扶队的任务也算完成了。”肖强说道。
悬天净土·壤巴拉
组团式帮扶启动以来,一批又一批像肖强一样的帮扶干部扎根壤巴拉,通过这批干完下一批接着干的“接力式”帮扶,让壤塘的医疗、教育发生了变化,让帮扶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全国海拔最高眼视光中心:8月将在阿坝州壤塘县投运
2022年以来,组团式帮扶队针对当地存在缺医少药、医疗服务水平不高、医疗资源不均衡等问题。充分发挥四〇四医院骨科博士工作站作用,不断提升骨科学科诊疗水平;邀请四〇四医院盆底康复专家集中培养本院医护人员,在阿坝州率先建设产科盆底康复中心;新开科血透室实现血透患者常态化治疗,填补壤塘县的空白;通过远程病理系统诊断系统建设实现病理诊断零的突破。
2023年,依托西南医科大学王芳眼科博士工作站,开始让壤塘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参与白内障手术。王芳介绍,“白内障手术是微米级的手术,需要掌握显微手术等技术,一名合格的医生需要3年至4年才能独立完成。在我1年半的帮扶期满后,我和西南医科大学的同仁们也会继续通过远程教学和现场指导的方式给壤塘县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传授白内障手术经验。”2024年,壤塘县人民医院与温州眼视光医院联合开展“光明行”活动,为百余名白内障患者进行了手术,让该医院眼科医护人员进一步得到了锻炼。2025年,壤塘县人民医院眼科主任何燕已经可以独立开展白内障手术。
肖强(左一)带队开展诊疗
2024年,四川省第三批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壤塘县人民医院队进驻壤塘后,在前两批帮扶队打下的基础上,加强了科室建设和科研工作;2024年,在帮扶队的推动下,壤塘县人民医院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联合申报科研课题,实现科研工作零的突破。今年8月,壤塘县人民医院的眼视光中心将正式投运,成为全国海拔最高的眼视光中心。
如今,在一批又一批医疗帮扶队的努力下,壤塘县的医疗建设不断有新突破。壤塘县也正持续深化医疗知识普及和设备配置工作,不断提升全县医疗体系水平,让更多群众受益于东西部协作的成果。
“接力式”全面帮扶:让山里孩子到山外看世界
近日,距离高考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壤塘县中学高三的学生正在上体育课。校长包祥龙在操场边看着生龙活虎的学生们高兴地说,“这届学生是我们教育组团式帮扶队带的第一届毕业生,已经有一半的学生通过参加自主招生考试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剩下的学生我希望他们能够多放松心情,争取能够考上本科。”曾经停办了2年高中的壤塘县中学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温州、绵阳的帮扶队一批接着一批“接力式”帮扶。
由于海拔高,壤塘县中学一到冬天自来水管就结冰,给师生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大不便。浙江省瓯海中学的校友通过时任壤塘县中学校长王晓东的朋友圈了解到相关情况后,立刻决定捐款30万元为学校打一口水井,解决了全校冬季缺水的问题。
包祥龙(中)课下与学生聊天
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同时,帮扶队通过“一紧一松”提升教学质量。在“紧”的方面,规范了早读、晚自习制度,让学生们的纪律意识更强。在制度规范的同时,把一节课的时间从45分钟缩短到40分钟,让课程安排“松一松”。学生们反映,上课时间缩短后学习的效率反而更高了,学习也轻松了。
教学方式和理念的改变,给壤塘县中学的教学质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2023年,壤塘县中学泽郎四姐以811.2分的优异成绩勇夺阿坝州当年中考“二类模式”第一名。2024年中考,壤塘县中学的俄陈以总分858分的优异成绩位列阿坝州中考“一类模式”第一名,曲斯基以总分833.5分的优异成绩位列全州中考“二类模式”第一名。在学生考试成绩捷报频传的同时,壤塘县中学本地老师也频频获奖。今年4月,壤塘县中学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陈亮在2025年阿坝州高中思想政治优质课堂教学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在帮扶队来到壤中前,家长们都把学生送到红原、马尔康上高中,帮扶队来了之后,我们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陈亮如是说。
陈亮(左一)给学生分享学习经验
教学出成绩后,帮扶队思考如何让学生们增长见识,感受祖国发展的万千气象。2024年7月,在温州帮扶队的支持下,阿坝州首次以中学为单位前往浙江温州参加温壤好伙伴”石榴籽夏令营。夏令营期间,壤塘中学的师生们参观了温州博物馆、温州科技馆等场馆,体验了攀岩、划龙舟等运动的魅力。
参加研学的学生说:“这次夏令营,我第一次参与了划龙舟,感到非常开心。通过夏令营不仅学到了很多,还变得更加有自信心了,对学习的积极性也更高了。我自己也想要向更好的人学习,考一个好大学,去看看大山外的世界。”
四川经济网记者 严易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