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等路修好了,村里的人气就更旺了。”5月20日,丹棱县顺龙乡幸福村内,数十名工人正忙着修建道路基础设施。这条由1.5公里产业步道、0.6公里产业道路及2.1公里运输轨道构成的交通网络,为当地农文旅融合注入新动力。
“项目预计10月底完工,届时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到幸福村十里银杏长廊游玩打卡,推动全村旅游业发展。”幸福村党委书记徐杰表示,该条产业路彻底打通了游客徒步登山、观赏银杏的“最后一公里”。
顺龙乡产业道路施工现场
据了解,顺龙乡位于丹棱县与成都市蒲江县、雅安市名山区交界处,依托其独特的地理优势,丹棱县将顺龙乡作为农文旅融合的“试验田”,擦亮“幸福古村”名片,打响“高山”系列、“幸福山货”等品牌,开发四季主题游,推动庭院经济、集体餐饮和休闲业态发展,打造农文旅新业态。如今,顺龙乡不仅留住了乡愁记忆,更焕发出了蓬勃的乡村活力。
“去年,全乡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20万元。接下来,我们将以‘打造宜居宜业和美新乡村’为目标,全力建设‘幸福原乡·游村福地’。”顺龙乡党委书记宋伟说。
张场镇廖店村高标准生猪养殖产业一期项目建设现场
顺龙乡的生动实践只是该县乡村振兴的缩影。在丹棱县张场镇,另一场产业变革同样如火如荼。在该镇的廖店村,高标准生猪养殖产业一期项目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施工现场挖掘机、推土机进行着土方作业。
“绿色生态,环保高效。”据廖店村党总支书记蒋光慧介绍,该项目采用干湿分离技术处理畜禽粪污,转化的有机肥则用于周围茶园、高标准农田和林业的种植使用,实现“猪—肥—田”无缝对接。
“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出栏生猪8000头—9000头,年销售额可达2500万元—3000万元。生态循环‘以养促种’,既提升土壤肥力和农产品品质,又节约化肥成本,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奔赴。”蒋光慧说。
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只是张场镇重点项目之一,该镇立足生态禀赋,以绿色生态经济为核心引擎,依托茶叶、白酒、老峨山景区等特色资源,构建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有序推进茶叶深加工、商超民宿、万年玫瑰花节等项目落地落实,不断拓展乡村产业发展空间。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双向赋能,推进生态保护、产业升级与富民增收协同共进,持续探索出一条‘以绿生金、以景兴产’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张场镇党委书记黄伟如是说。
现在的丹棱正通过完善基础设施筑牢发展根基,依托特色资源培育特色产业,推动农文旅融合、种养循环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不断书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答卷。
(严丹玫 曹菲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