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的关键节点,内江市东兴区县域经济交出一季度亮眼“成绩单”: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6.91亿元,同比增长1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以15.4%的增速领跑全市,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8.9、8.2、2.1个百分点,位列全市第二;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以98.4%、100.1%、556.7%的爆发式增长包揽全市两项第一、一项第二,彰显出强劲发展动能。
今年以来,东兴区以“智改数转”赋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服务外包产业园加速集聚数字经济新业态,正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内江服务外包产业园航拍图
量质齐升 工业经济跑出“加速度”
前不久,记者在内江电力广安杆塔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见到,工人们正将成卷的电缆布料精准裁切、包裹,将处理好的材料送上输送带。
内江电力广安杆塔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据该公司总经理方义介绍,今年一季度,公司产值约1000万元。目前正全力赶制重庆的订单,力争完成全年产值5000万元的目标任务。
据悉,该公司主要生产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各型电力、电信等部门所需的锥形杆、等径杆、方杆及拉线盘、底盘等,主要销往内江、泸州、宜宾、资阳等城市。
生产车间紧张繁忙的场景同样出现在四川菲德力制药有限公司。工人们对成品进行严格的检验和包装,确保每一盒药品都符合质量标准。
“一季度我们顺利完成7000万元产值。随着夏季来临,市场对清热解毒颗粒的需求增加,我们计划将其产能提升5%至10%。”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公司各部门协作紧密,计划达成全年3亿元的产值目标。
东兴区经信和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强力推进产业链建圈强链和工业倍增计划,加快推进奥通碳素、智核芯链等项目建设。
在全力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的同时,东兴区经信和科技局还将精准服务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
近日,东兴区经信和科技局走进四川新明塑业有限公司与四川佳美食品工业有限公司,邀请精算师和安全生产专家,现场为企业开展电力精算服务,并围绕设备与环境安全、作业过程安全控制、消防设施、安全生产管理相关制度落实等进行检查指导。
今年以来,东兴区经科局已累计走访企业60家,收集并解决企业问题11个,问题解决率达70%。全力为好品盈、佳美等5家企业提供生产要素保障,为工业稳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传统产业焕新机 “一企一策”助力企业数字化升级
日前,在四川内江蓝洋玻璃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洋玻璃)工作车间内,玻璃烧制、成型、退火等工序在4条现代化玻璃制品生产线上高速运转。
四川内江蓝洋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工作车间
该公司环安部负责人肖玉娟表示,企业在2022年8月顺利完成技术改造项目,实现了三大工艺突破:一是配料系统实现计算机精准控制;二是原料输送环节完成全自动化改造;三是采用电熔化新工艺并配备智能制瓶设备。此次技改使生产线从原有的半自动化作业模式全面升级为自动化、智能化生产体系。
据了解,蓝洋玻璃于2024年成功转型为以生产附加值更高的日化产品包装瓶以及高端白酒瓶系列为主的玻璃制品公司,公司年产能约2.2万吨,预计实现年产值1亿元以上。
“技改完成后,我们新增了几家来自化妆品行业的重要客户,一季度实现产值1100多万元。”公司副总经理吕占俊说,后续公司将加大对化妆品包装品种和瓶型的研发力度,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近年来,东兴区持续深化“智改数转”战略,以更大力度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据了解,东兴区开展“一企一策”行动,组织专家团队深入企业“把脉问诊”,按照“以评促转”发展思路推进企业“智改数转”评估。现有52家企业完成线上评估诊断,覆盖辖区内规上企业的77%,其中3家企业已完成线下深度诊断。融通高科建成磷酸铁锂智能化生产车间,集成全自动生产线、工业互联网平台及自动化物流系统,产品性能达行业领先水平,成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的核心供应商。新明塑业建成数字化车间,年产值提升15%左右,净利润率上升30%左右。
未来,东兴区将持续推进“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分批次开展企业数字化转型帮扶,力争2025年底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线上诊断评估全覆盖,以新质生产力驱动工业经济倍增发展。
一季度产值超10亿元 服务外包产业加速成势
走进内江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园,在慧博太梦(内江)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的办公区内,技术人员正专注地进行数据收集和标注工作,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训练提供基础支持。
据该公司运营负责人吴钟斌介绍,企业目前正为国内多家头部电商平台提供数据标注及直播内容审核服务,日均处理数据量突破12万条大关。
慧博太梦办公区(资料图)
在内江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园里,像慧博太梦这样的企业并不少。智讯人力、晓多科技、氢巅能源……不久前,东兴区又新签约多家服务外包企业,企业总数达54家。
东兴区强劲的服务外包产业招商政策,正是该园区吸引企业纷纷入驻的关键因素。
东兴区创新招商模式,通过构建“动态筛选-精准画像”企业数据库和产业链招商图谱,采取头部企业定向招商、战略伙伴联动招商、应用场景定制招商等组合策略,成功引进迈睿中国、大宇宙集团、平安金服等知名企业。目前园区已集聚客服服务、内容审核、金融服务、数据中心、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等多个服务外包业态,带动信息技术外包(IT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业务占比提升10个百分点。
园区企业四川并济科技有限公司与人工智能芯片领军企业燧原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双方通过技术协同创新,成功实现了DeepSeek全系列开源大模型在云端推理场景的规模化商用部署,带动并济科技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2%。
据东兴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一季度,知道创宇、本联智服、太平洋等3家企业产值或席位都有所增加,助力一季度全区服务外包产业实现产值10.1亿元,税收3300余万元。目前,全区已吸纳从业人员9100余人,服务外包产业正快速聚集发展。
“近期拟签约项目4个,储备项目29个,另有24个重点项目正有序跟进洽谈。”东兴区服务外包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中心将持续推进信息资源整合,深化与国内服务外包行业组织、商业协会的战略合作,建立健全常态化信息互通平台。通过对各类招商信息进行系统化梳理、动态化研判,及时维护企业资料库与投资需求数据库。同时,将重点围绕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产业高地,精准规划招商路线图,定向对接目标企业集群。
(四川经济网记者 毛春燕)
(图片由内江市东兴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