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原创 >新闻详情

四个成语看“新颜”!沙湾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万千气象看四川·沙湾专场

2025-05-21 20:02:54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王颖校对:曹越责任编辑:张萍审核:杜静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胡敏 黄晓庆)5月21日,省政府新闻办在蓉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沙湾专场,乐山市沙湾区委书记、区长汪秀丽围绕“两块钢强基业、两味药兴乡村、大文豪活文旅,绘就沙湾高质量发展新图景”作介绍。

发布会现场(乔薇 摄)

沙湾,古称南陵,因南宋诗人范成大有诗曰“灵山秀山水、沙岸湾环处”而得名,大渡河穿境而过,峨眉山衣襟相连,是世界文豪郭沫若先生的故乡。近年来,沙湾用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小城故事”,书写了一份又一份“发展有成”的时代答卷。

发布会上,汪秀丽用“百炼成钢”“点石成金”“蔚然成风”“聚沙成塔”四个成语,介绍了沙湾如何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从“百炼成钢”看沙湾工业底色

工业是沙湾的立区之本,从西汉时期邓通铸币,精工细作的冶金工业在沙湾起源,到“三线建设”时期修建龚嘴电站,沙湾在大渡河畔铸就了一座钢城。

今天的沙湾,钒钛钢与不锈钢两大集群,实现了从“一钢独大”到“多链协同”的华丽转身,钒产量位居全球前五,去年“两块钢”年产值超200亿元,不锈钢产业集群被评为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沙湾被誉为“中国西部不锈钢城”。

同时,新兴产业加速成长,超高温热防材料、稀土深加工等新赛道产业落地生根,水电制氢、独立储能等未来产业加快布局,2024年全区新兴产业年产值增速超20%。

从“点石成金”看沙湾农业智慧

沙湾农业条件优劣分明,劣势在于土地贫瘠、石漠化严重,农业耕作成本高、效益低;优势在于拥有大峨眉山系独特的气候和海拔,是上百种道地中药材生长的宝地。针对这些特点,沙湾区以“七分山石”创造“十分价值”,山下,去石覆土保粮蔬;山上,石头缝里育药材、石头崖上搞旅游,打造了盆周山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沙湾样板”。

截至目前,川佛手、柔毛淫羊藿种植规模全国领先,沙湾川佛手去年底跻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中药材产业园区创建为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2024年沙湾被评为“中国川佛手之乡”和“中国柔毛淫羊藿之乡”。

从“蔚然成风”看沙湾的文脉底蕴

沙湾孕育了一代文豪郭沫若,他在文学、历史、考古等多个领域颇有建树。立足沫若文化,近年来,沙湾修缮郭沫若故居,建成沫若戏剧文创园,举办“沫若文化年”“沫若戏剧周”等活动,编创音乐剧《少年郭沫若》、舞剧《屈原》,沫若文化在不同场景下有了全新的具象演绎。大渡河畔国家湿地公园“一路生花”,“网红”墙绘与三角梅自然融合、相映成趣,成为市民最喜爱的打卡地。硝斗岩双彩虹、半程马拉松、攀岩岩友会、美女峰超级越野赛火爆出圈。此外,当地还将水电遗址改造为“影视基地”,《八角笼中》《白色橄榄树》等热门影视剧在沙湾取景,光影中的沙湾更具魅力。

从“聚沙成塔”看沙湾的城市建设恒心

沙湾是在一片沙滩地中建起来的小城,精致而秀美。近年来,随着新成昆高铁全线贯通、乐西高速乐—马段建成通车,沙湾已内联外通。在城市建设上,沙湾区一手抓旧城蝶变,一手抓新城崛起。旧城区精修细补,整合资金8亿元,用于民生领域“四公一农”建设,有序推进樱花广场等7个城市公园、20个重要节点提质改造。新城区“三河九岛”精耕细作,同济规划设计院进行高品质规划,渐次推进高水平市场化开发。同时,城市会客厅、人民食堂、铜心驿站、暖心之家等一系列便民惠民举措相继推出,绕城路、体育中心即将建成投用,沙湾人民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乐山乐山,亿年峨眉、千年大佛、百年沫若。”汪秀丽在会上邀请四海宾朋来到乐山,走进沙湾,看钢花飞溅、闻石缝药香、品沫若文化、赏万家灯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