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招大引强筑根基 创新赋能谱新篇——遂宁高新区打造韧性产业集群推动高质量发展纪实

2025-05-23 11:17:55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魏文红校对:赵丁责任编辑:黎琦审核:张瑞灵

5月13日,在遂宁高新区半导体产业园区及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标准厂房一期)建设现场,200余名工人分布在各作业面,共同推进厂房主体建设。据悉,盛元作为半导体行业的龙头企业,落地园区后,不仅就地就近融入本地供应链,还将带来一大批生态伙伴项目落地遂宁,对遂宁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具有重要意义。

遂宁高新区航拍图

从盛元半导体引领的千亿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到托璞勒“1公里车间合伙人”模式催生智能制造生态,再到全国首个“锂资源综合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创新突破,位于成渝“双圈”中心地带的遂宁高新区正以备受瞩目的“高新速度”和招大引强的战略魄力、全链协同的产业韧性、效率革命的服务效能,奋力谱写园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全新篇章。

盛元半导体签约仪式

招大引强   从“成渝之心”到“产业磁极”的战略突围

盛元半导体项目上演了一场“速度传奇”。2024年初,距春节假期仅剩4天,遂宁高新区招商团队获悉深圳市盛元半导体有限公司(简称“盛元半导体”)计划布局西南封装测试基地,立即赴深圳拜访企业负责人,整合双方互补优势,制定合作方案,以最大诚意打动企业,促使项目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完成从考察到签约,创造了项目落地的“高新速度”。盛元半导体董事长陈立伟回忆,项目落地后,遂宁高新区仅用15天完成120亩工业用地审批,30天实现“三通一平”,6个月完成主体厂房封顶,体现了“遂宁效率”。

区域协同构建“双圈”联动的招商新生态。今年3月24日,遂宁市“生态合作伙伴”入遂(高新区专场)暨盛元半导体供应链推介会举行,80余家企业代表共谋合作。推介会上,来自重庆的客户、广东的材料供应商、江苏的设备供应商与遂宁本地封测企业达成15项合作协议,标志着遂宁高新区“成渝协同招商”模式的成熟。“遂宁有懂半导体的政府,这是我们落户的主要原因。”陈立伟的发言道出企业心声。作为链主企业,盛元半导体不仅自身投资落地,还带动材料、设备等3家供应商签约入驻,延链强链效应显著。

托璞勒科技

这种区域协同的优势在四川托璞勒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托璞勒”)的发展中尤为显著。这家来自深圳的智能装备龙头企业,2020年落户遂宁后,依托园区搭建的“成渝智能制造协同平台”,迅速与重庆的齿轮加工厂、成都的控制系统供应商建立合作,如今其30%的零部件来自成渝地区,物流成本较沿海降低25%。“遂宁处于成渝几何中心,既能承接两地产业外溢,又能整合双城创新资源,这是我们选址的关键。”托璞勒总经理王培顺说。

这种“资本赋能”的招商新范式,让遂宁高新区在2024年交出了亮眼答卷,2024年,园区共招引亿元以上项目22个,投资额近100亿元。今年将紧盯50亿级项目,全力打造百亿级智能制造集群。

景城交融的遂宁高新区

韧性筑基   从“项目集聚”到“生态共生”的集群进化

“车间合伙人”催生智能制造的“1公里经济圈”。走进托璞勒的生产车间,机械臂正将刚加工完成的CCL设备机架运往隔壁的四川诚亿兴科技。这家智能装备龙头企业,与周边10余家配套企业共同构建了“1公里产业协同区”——裕腾科技的精密滚筒、安丰达的铝合金板材、嘉裕科技的精密模具,均在15分钟车程内送达,近三年配套协同收入突破4000万元,物流成本降低10%以上。

这种“车间合伙人”模式的诞生,源于遂宁高新区独创的“高新咖啡时”活动。每月一次的企业家沙龙上,托璞勒、诚亿兴、裕腾科技等企业负责人围坐一堂,分享订单需求、技术难题,政府部门现场协调解决配套问题。据介绍,通过这种“咖啡社交”,促成了托璞勒与诚亿兴3000万元的年度订单、裕腾科技与安丰达1500万元的长期合作。“我们不仅是邻居,更是产业链上的‘合伙人’。”王培顺介绍,托璞勒已招引8家配套企业落户周边,形成从钣金加工、精密模具到整机装配的完整链条,预计2025年协同区产值突破10亿元。

盘活存量闲置资产,变身“聚宝盆”的改革智慧。在四川佰思格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械高速运转,成吨的原料在生产线上变成锂电池、钠电池负极材料成品。从2019年成立之初找不到厂房到如今的产值爆棚,四川佰思格的华丽蜕变是遂宁高新区盘活闲置资源的一个缩影。

同样尝到“甜头”的还有宏明华瓷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园区企业服务中心搭建的资源对接平台,灵活租用1.1万平方米的原立华公司闲置厂房,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热敏电阻生产基地的建设与投产,这种“拎包入驻”模式,不仅为企业节省了大量自建厂房所需的资金与时间成本,更让企业得以在最短时间内抢占市场先机,迅速打开产品销路。园区的营商环境激发企业再次投资信心,目前三期项目已完成装修施工进度达85%,预计6月完成全部施工,8月正式投产。

园区通过精准匹配闲置厂房与企业需求,以“腾笼换鸟”模式降低企业投入风险,加速项目落地,实现存量资产高效转化,为园区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如今,曾经闲置的厂房变成了“聚宝盆”,不仅推动了企业发展壮大,也为园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赋能   从“制造重镇”到“科创高地”的能级跃升

政校企协同培育产业升级的“人才蓄水池”。“感谢高新区帮我们解决了产权过户难题,现在学院可以安心培养光伏产业人才了!”遂宁职业学院基建处负责人手捧《不动产权证书》感慨万千。这个园区首所民办高校的444亩土地、10万平方米建筑产权过户,不仅保障了办学资质,更开启了“政校企”深度合作的新篇章。2024年,学院与国电投共建“光伏材料与器件实验室”,与盛元半导体开设“半导体封装订单班”,年输送技能型人才超500人。

这种产教融合的深度实践,在“成渝半导体产业人才峰会”上进一步升华。来自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的专家与盛元半导体、托璞勒等企业技术骨干共同研讨“硅基OLED产业人才需求”,形成“课程设置对接岗位需求、实训基地对接生产车间、师资队伍对接行业专家”的培养模式。遂宁职业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正筹建新能源汽车学院,与天齐锂业共建锂电池回收利用实验室,让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重庆大学锂电及新材料遂宁研究院

平台攻坚突破关键领域的“技术壁垒”。在重庆大学锂电及新材料遂宁研究院,一场锂电产业的“技术革命”正在上演,研究院在锂硫电池、金属负极等前沿领域已形成21项发明专利布局,其研发的锂硫电池中试产品能量密度实验数据可达650Wh/kg,是普通锂离子电池的2倍。依托研究院的科研优势,整合天齐锂业在锂资源开发的龙头地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在资源勘探上的技术积淀,以及成都理工大学在材料科学上的科研资源,顺利完成“锂资源综合利用与新型电池基础锂材料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战略重组。

“实验室的战略重组,标志着遂宁高新区从锂电材料‘加工者’向‘创新者’的跨越。”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整合川渝两地创新资源,实验室正构建“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应用”全链条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快研究院“能量势阱—锂电池本征安全技术”“高能量密度锂金属硫电池技术”“能量宝—金属空气电池技术”等产业化应用。与此同时,园区正加快建设“锂电及新材料中试研发平台”,推动完成锂硫电池中试验证并实现量产。

中亚班列

效率提速   从“极速服务”到“项目快跑”的效能革命

4月18日,遂宁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唐统带队深入园区多个重点项目现场,督导项目建设全过程效率革命工作推进情况。唐统一行先后前往电子产业园区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期)、大宗物资集散分拨中心项目(一期)、川味王预制食品生产加工项目等地,详细了解项目审批验收、施工进度等方面的情况。他强调,要牢固树立“效率就是生产力”理念,紧盯项目建设堵点难点,强化责任担当,优化服务保障,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项目早建成、早达效。

唐统指出,相关单位要聚焦“办证难”“验收慢”等问题,主动靠前服务,精简审批流程,探索建立跨部门联合办理机制,确保项目全周期管理。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量质并重,涉及安全的第三方机构要迅速组织方案论证,科学评估、快速推进,同步做好电路规范搭建、消防设施完善等基础保障,确保工程安全有序推进。要强化源头预防,提前介入、动态监测,做到“隐患清零”,避免赋码风险。

在怡家鲜川派调味料生产等项目现场,唐统要求,要压实主体责任,督促业主单位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尽快优化组织施工。要建立问题清单,实行“一企一策”精准调度,组建专班跟踪对接,全力扫清外部障碍。要加强对上沟通,主动争取省市相关部门支持,及时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要深化协调联动,畅通沟通渠道,以项目建设全过程效率革命助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效率革命行动”刷新项目服务的“高新速度”,对企业而言,效率就是选择遂宁的关键词。

这种“无缝式”“保姆式”服务在秀强玻璃项目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企业因工艺调整需要新增辅助用房,导致整个项目无法进行各分项验收,企业因此无法签约大客户生产订单。园区企业服务中心立即启动“一事一策”机制,组织设计单位重新规划,协调消防部门进行技术论证,尽快完成规划调整审批,帮助企业顺利通过验收并签约年度大单,挽回损失近1亿元。

数据显示,园区通过并联审批、分段验收等创新举措,将项目审批周期大幅压缩,怡家鲜项目借助并联审批、容缺受理等手段,用地许可至人防审批全流程较常规流程缩减60天;华瓷科技三期、盛元半导体项目提前10余天取得环评批复,现已完成所有事项办理;华瓷科技三期项目提前1个月入场装修,西部生物肽项目提前2个月完成建设……据了解,园区企业服务中心通过“一项目一专员”项目秘书机制,为重大产业项目提供从签约前期准备、建设到投产的全周期保障,确保来园投资的项目100%按约落地。

5月7日,在大宗物资集散分拨中心一期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车流穿梭,200余名工人正分布在各作业面推进综合楼主体建设。项目技术负责人王水洪介绍,综合楼与5栋仓库同步施工,预计9月底竣工投用。而不远处的成渝预制菜食品科技产业园,正在进行二次结构施工,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实现年产值20亿元,带动周边5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集聚……

碳酸锂期货指定交割库

站在新起点,遂宁高新区正锚定打造“期货交割库集聚区和国家初级产品集散地”核心区目标,全力实施“项目攻坚年”行动。据了解,一季度新开工国电投等项目16个,上半年省市重点项目将全部开工,全年储备库投资稳定在3000亿元以上。遂宁天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良表示,将增设铸造铝合金、工业硅等2—3个期货交割品类,构建“资源地+主产区+交割库”的期货产业链条,推动西部矿产、粮油资源在遂宁集聚,为园区枢纽经济添砖加瓦。

从地理优势到产业优势,从项目招引到生态构建,遂宁高新区的实践印证着一个真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构建“龙头引领、配套协同、创新驱动”的产业生态。当盛元半导体的封装芯片融入全球产业链,当托璞勒的智能装备走向世界,这片位于成渝之心的热土,正以“链”的韧性、“智”的动能、“快”的效率,书写着新时代园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壮美篇章。

潮起成渝,风劲高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遂宁高新区正以“闯”的魄力、“创”的智慧、“实”的作风,在成渝中部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为西部高质量发展贡献“高新方案”。

 (麒麟)

(图片由遂宁高新区管委会提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