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文明新风拂界市 产业兴旺展新颜——记隆昌市界市镇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镇

2025-05-26 12:12:03 稿件来源:推广 编辑:王万川校对:赵丁责任编辑:黎琦审核:张瑞灵

在川南大地,隆昌市界市镇以文明为笔,产业为墨,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5月23日,隆昌市界市镇正式跻身“全国文明村镇”行列。这座曾经的传统农业镇,通过立德铸魂、精细管理、产业兴旺“三驾马车”并驾齐驱,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明创建之路。

立德铸魂:文明实践浸润千家万户

近日,界市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内,一场国学诵读会正在进行。

“每周六,村民和孩子们都会来到这里开展活动,每次活动内容也不一样,有时开展国学诵读,有时学习剪纸书法,有时是政策宣讲。”“田老师大讲堂”主讲人田云清说道。

微信图片_20250521094918.jpg

田老师大讲堂(受访者供图)

这座文明实践阵地自提档升级以来,已成为传播文明新风的重要窗口。三年来,实践所常态化开展书法指导、乐器教学、国学诵读等教育培训180余场。同时,实践所还组织开展了320余场重大会议精神、惠民政策宣讲活动,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蔡家寺村,村民们通过“文明积分制”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孝老爱亲等活动,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来到界市镇,创文景观小品、创文灯杆广告牌、公益广告比比皆是。该镇创新文明实践形式,打造了11个星级农家书屋,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精细管理:民生工程擦亮幸福底色

“以前市场的地面坑坑洼洼,现在地面铺设一新,货车都可以开进来。”调味店老板莫远之说道。

走进界市农贸市场,宽敞明亮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作为创文项目建设的一部分,农贸市场的提档升级极大改善了村民的购物体验。市场内水产区、鲜肉区、自产自销区划分清晰,让村民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界市镇在民生工程上持续发力,新改建垃圾分类收集点位635个,完善“户分类、组收集、村运转、镇处理”的垃圾治理体系,让乡村环境焕然一新。

同时,该镇还新增了200个停车位,新建了3座公共厕所,有效缓解了场镇停车难、如厕难等问题。在平安建设方面,界市镇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400余起,开展治安联防巡逻2000余次,为村民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

界市镇作为隆昌市镇(街)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唯一乡镇,配备了一支兼具城监队员、环卫人员、绿化人员、亮化人员的城管队伍。他们以“管家”身份紧紧围绕“精、细、畅、美”工作标准,对标补短,强化错时执法、精细管控、精细治乱,对镇容镇貌进行集中整顿,不断提升场镇管理精细化水平。

产业兴旺:绿色经济奏响致富强音

在界市镇万亩竹产业基地,3万亩麻竹、雷竹郁郁葱葱。每年3月到4月、6月到10月,界市镇上万亩的雷竹和麻竹就到了采收旺季。

这个以“竹”为特色的小镇,构建了“种植—加工—销售”的融合产业链,把青青翠竹变成了生态财富,也推动了文明进步。延伸产业链条,激发产业活力,界市镇聚焦竹加工产业升级,吸引竹笋、竹材等深加工企业落户界市,推动竹产品向精深加工领域拓展。

微信图片_20250526105947.jpg

稻虾田

同时,界市镇还大力发展稻渔、稻虾种养产业,建成了6500亩种养基地,并配套建设了1000平方米的稻渔研究院、园区小环线、烘干中心、育秧中心等设施,形成了集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立宏 文/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