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5月26日,中国美妆品牌花西子母公司设立的浙江省宜格慈善基金会,联合四川省教育基金会在成都市成华小学正式宣布启动“薪火传承计划”四川项目。该项目把花西子在凉山州成功实践的“非遗校本课程”创新模式带到四川全省,预计将覆盖包括成都、宜宾、广元等在内的21个市,数十万名师生受益。“薪火传承计划”四川项目的开展,将进一步推动校园成为非遗保护与传承体系中的重要场域,促进非遗文化从“课程导入”到“在校园体系化、常态化传承”的转变。
非遗传承人和在校老师、学生们同台
“此次不仅是一次非遗教育项目的落地,更开创了体系化的文化传承新范式。”四川省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谢凤山在致辞中说,希望各校以“非遗课程常态化、校园文化特色化”为目标,让非遗成为滋养学生心灵的养分,为非遗传承注入活水。此外,在吸收凉山模式经验的同时,“薪火传承计划”四川项目也将坚持特色化发展,通过建立校社联动的立体化传承体系,让文化传承延伸到更多场景,推动青少年自主成为文化的“代言人”。
据悉,未来六年,“薪火传承计划”四川项目将重点培育10位非遗大师、100名专业传承人和1000名校园教师,建设20所示范校、80所联盟校和5个研究基地,开发100套标准化非遗课程学本,并打造25个非遗集市、15个陈列馆和1个综合性电商平台。
“多年来,花西子不遗余力地通过推动民族文化的产业应用,以及发起‘薪火传承计划’等文化弘扬公益项目,探索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花西子母公司宜格美妆集团公共事务总经理曾敏表示,“‘薪火传承计划’在凉山三年多的实践中,通过开发非遗校本教材、开展非遗教学、实施在校老师非遗教学培育计划,实现非遗文化从‘课程导入’到‘在校园体系化、常态化传承’的转变。我们把凉山模式带到四川全省,融合更丰富的非遗资源,以及更为立体化的非遗文化传承体系,将开启‘薪火传承计划’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
为20所项目学校授牌
启动仪式上,浙江省宜格慈善基金会与四川省教育基金会为成都市成华小学、四川天府新区第三中学、广元市南鹰小学等20所项目学校授牌。其中,2位在校老师现场向峨眉武术传承人王超和剪纸艺术传承人游琴舒2位非遗大师一对一拜师。未来,“非遗传承人+学校老师”的校园非遗授课模式也将进一步复制至全川,让更多老师有机会深入、系统性学习非遗文化。
据了解,“薪火传承计划”自2021年在凉山启动以来,已面向凉山42所学校78410名学生,累计开展非遗文化教学超6000小时,实现了包括彝绣、月琴、阿都高腔、彝族口弦、朵洛荷、金江鼓乐、蹢脚舞、傈僳族火草织布等38项非遗技艺走进课堂。2024年,为进一步推动非遗教育融入学校教育体系,“薪火传承计划”联合多方力量,把非遗教学的师资队伍,从校外非遗传承人扩大到在校老师,创新“非遗传承人+学校老师”的授课模式。
(四川省教育基金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