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广元讯(曹琳 严小婷 记者 侯东 文/图)5月26日,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广元分会场系列活动暨农村生产生活遗产展示活动在青川县城篮球公园开幕。本次活动将持续至6月初,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沉浸式的非遗体验之旅。
开幕式现场,非遗展演与互动体验亮点纷呈。非遗宣传片依次展播,旺苍高台舞狮、青川白家牛灯、剑阁白龙花灯、苍溪漓江高跷、昭化射箭提阳戏等各类非遗表演轮番上演,让市民游客近距离欣赏非遗,感受非遗技艺魅力。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上,主办方为四川省第二批、第三批“非遗四川·百城百艺”,第二批四川省优秀非遗工坊和第五批四川省农村生产生活遗产名录(广元市)进行了授牌,为第四批四川省农村致富带头人代表颁发了证书。
活动现场还同步设置了非遗美食集市、非遗技艺、文创展示等展区,丰富现场非遗体验。木门醪糟、剑门豆腐、凉山龚牛肉等非遗美食香气四溢,剑州根雕、云峰剪纸、麻柳刺绣等非遗产品琳琅满目,展现了非遗与现代生活的创新融合。
“以前觉得非遗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但刚才体验了青川的竹制农具制作,才发现这些技艺不仅实用,还蕴含着老一辈人的智慧。今天看了非遗表演、品尝了非遗美食、体验了非遗制作才明白,原来非遗就在我们身边,以后会更加关注和支持非遗文化。”来自昭化区的游客钟纬在参加活动后感受颇深。
为深化非遗保护理念,当天上午,广元非遗大讲堂在县文化中心图书馆开讲,邀请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四川省非遗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赵红川为大家讲授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的专业知识。
青川县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青川县深挖茶叶、黄酒、根雕等非遗项目文化内涵,有序推进非遗与文化、旅游、农业等产业深度融合,有力加强非遗文化的系统性保护。截至当前,全县已建立42项非遗项目的保护体系,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省级非遗项目3项、市级非遗项目5项;培育形成39人规模的传承梯队,涵盖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5人、市级传承人5人;成功创建省级非遗工坊1个、县级非遗工坊2个,科学建立5大类18项农遗保护体系,5个特色项目入选省级农遗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