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7-10 星期四
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其起草情况和主要内容是什么?6月18日,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新闻发布会在蓉举行,会上省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改革办常务副主任李文星就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他表示,四川作为文旅大省,文旅融合“怎么融”、文旅产业发展“怎么干”,既是一道“必答题”,也是一篇“大文章”,《决定》对此作出了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
省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改革办常务副主任李文星介绍有关情况(乔薇 摄)
“《决定》起草工作在省委常委会和省委书记王晓晖直接领导下开展。”李文星介绍,一方面是及早谋划确定主题,去年底,省委书记王晓晖就组织研究这次全会筹备工作,明确全会主题,审定起草工作方案,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指出要“重点研究融合问题,着力点放在产业上”,安排有关省领导牵头开展系列重点课题研究。此外,省委书记王晓晖还带头开展问题研究,多次通篇审阅修改。其他有关省领导对起草工作加强指导,围绕文旅融合和重点产业发展等提出了重要意见。
省委还成立《决定》起草组并下设执笔专班。起草工作正式启动以来,全面加强学习调研,召开系列座谈会,委托新型智库开展课题研究。《决定》按程序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专门向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作了汇报并争取工作指导。
李文星透露,《决定》起草中,重点把握了以下方面:
一是坚定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和对四川文旅发展重要指示,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等重要文件,切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行动。
二是把总书记提出的“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重要要求作为主线贯穿各方面全过程。《决定》鲜明提出坚持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科技赋能、保护优先。
文化为魂,就是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旅游发展,赋予旅游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旅游为体,就是依托文化资源培育高品质旅游产品,借助旅游市场打造文化传播载体,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科技赋能,就是充分运用数智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推进文旅场景、产品、模式创新,产生1+1>2的综合效应。保护优先,就是坚持在保护文化遗产和生态资源的前提下,做好文旅资源合理有序开发,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三是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关键在文旅深度融合。《决定》突出高能级主体培育和高品质产品供给,提出大力推进品牌、业态、服务和体制机制融合。
品牌打造方面,凝练提出“锦绣天府·安逸四川”品牌,着力提升四川文旅知名度美誉度。业态培育方面,提出全域全业态发展文旅产业,发展文博旅游、红色旅游、演艺赛事、生态康养度假、农文旅融合等5个重点。服务提质方面,坚持以游客为中心,推进文旅设施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文旅消费多元供给。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围绕经营主体、文化事业单位、文化和科技融合、资源要素配置和统筹协调机制等提出一系列改革举措。
“《决定》框架结构就是按照这四个方面铺排展开的。”李文星介绍,《决定》起草、征求意见和全会讨论中,全省上下对文旅融合和文旅产业发展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转变。
思想认识转变。各地各部门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精神,把握省委全会主题的重大考量,更加自觉地把文旅融合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来抓。
工作格局转变。各地各部门将文旅融合作为“一把手”工程,结合实际深入研究贯彻落实举措,更加自觉地推动形成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文旅和百业相互融合的工作格局。
工作方式转变。各地各部门坚持把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一体谋划推进,更加自觉地把融合的思路和理念贯穿到工作中,有力克服了“就文化谈文化、就旅游抓旅游”的现象。这“三个转变”对全省文旅发展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蒋师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