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宝兴:无人机化身“空中播种师” 低空经济赋能绿色变革

2025-06-26 14:40:35 稿件来源:推广 编辑:何羽佳校对:赵丁责任编辑:郑红梅审核:张瑞灵

近日,宝兴县蜿蜒的山麓间,林业养护的传统模式正被科技力量重塑。数架工业级无人机轰鸣着掠过陡峭崖壁,精准执行着吊运任务。这一幕,不仅标志着无人机技术在林业领域的深度应用落地,更是低空经济赋能生态修复提质增效的生动写照。 

微信图片_20250626122910

无人机准备起飞

宝兴县草地面积达68万余亩,草原覆盖率约为14.6%。受高寒气候、自然灾害及陡峭地形等因素影响,传统的人工修复面临效率低下、作业危险性高等多重困境。在鼓励牧民深度参与生态修复的同时,宝兴创新引入无人机技术,让高山草原焕发新生机。

清晨的薄雾中,无人机群吊载着85公斤有机肥桶,稳稳越过陡峭山脊。飞抵人工难以抵达的退化林区,混合草籽的营养基质从无人机播撒系统倾泻而下,如春雨般渗入土壤。“单机每日作业面积达百余亩,是人工的10倍。”宝兴县林投公司副总经理付勇介绍,通过北斗厘米级定位,在坡度60度的险峻地带实现精准播种,今年首批项目已完成44吨有机肥吊运和1.9吨草籽播撒,昔日裸露的斑秃地块正被新绿悄然覆盖。

在已实施项目的监测区,新生草芽已然连缀成片。技术员喻严锋深入解析了成效背后的技术支撑:“无人机不仅借助卫星实现厘米级定位与均匀航线规划,其智能播撒系统更能结合实时地形与飞行状态动态调节播撒量。”低空抗风飞行配合气流喷射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每粒种子落点的精准控制,整体播种均匀度高达75%—90%,远超人工效率达30个百分点。来自卫星遥感的数据更直观地印证了生态效益:项目区植被覆盖度明显提升,伴随而来的是水土流失量的显著下降。

暮色渐染,完成任务的无人机列队返航,披上新绿的群山成为它们身后最美的航迹。宝兴县将无人机引入高海拔生态修复领域,不仅是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深度融合,更是低空经济赋能传统林业、重塑绿水青山的生动答卷。当生态保护插上科技之翼,智慧守护青山绿水的崭新篇章已然翻开。 

(宝兴融媒供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