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铿锵的步履,精彩的答卷——遂宁建市四十周年之蓬溪县发展纪实

2025-07-03 16:01:11 稿件来源:遂宁新闻网 编辑:王万川校对:赵丁责任编辑:郑红梅审核:张瑞灵

四十年,之于历史长河,不过是白驹过隙;四十年,之于一座城市,却是看得见的沧桑巨变。

蓬溪县城建成区面积由1985年的1.5平方公里扩展到如今的19.78平方公里。蓬溪现代农业打破传统,向规模化、专业化迈进,新型工业发展实现由弱到强的跨越,现代服务业飞速发展,2023年全县GDP迈上200亿元台阶,2024年全县GDP实现222.24亿元,比1985年的50倍还多。民生改善从“问题清单”到“满意答卷”,40年间,随着全县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民生工程的不断加码,百姓的幸福指数也不断攀升。

 1ecaa81e-369c-45ce-9c8a-042c6ad7c6b0.jpg

产业共兴

三链融合锻造发展新引擎

纵横路网内通外联,幢幢高楼鳞次栉比,公园绿地花团锦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服务功能大幅提升……如今的蓬溪县,到处可见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机器轰鸣的施工场景、忙碌奋战的建筑工人……一个个大项目陆续落户、开工,成为蓬溪不断促进产业升级、培育发展动力的关键支柱。

6月5日,蓬溪县年产700MW微风发电机组设备及6GWh储能电池生产项目开工。

3d75e8a1-6515-4dae-9bf6-6d8f210b7493.jpg 

这是截至目前,蓬溪投资额最大的产业项目,是蓬溪在锂电产业“建圈强链”中迈出的关键一步,将有力推动蓬溪从基础材料生产向关键设备制造、储能电池终端产品布局迈进。

在蓬溪县特色产业发展版图中,锂电产业从无到有,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之一。

2020年,蓬溪县引进第一家锂电上市企业——龙蟠科技,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创造刷新了“蓬溪速度”。而后翔丰华、盈达锂电等上市企业的招引“接二连三”,推动了锂电池新材料产业链的培育。当前,蓬溪县正加快培育以“磷酸铁—磷酸铁锂材料”为代表的锂电池新材料产业链条,全方位融入遂宁市千亿级锂电新能源产业集群。2024年,蓬溪锂电产业实现产值73.6亿元,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16年来,以“门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加快向智能家居产业转型,呈现出气势如虹的发展态势。蓬溪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重点发展全屋定制、新型电缆等细分领域,立志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智能家居生产基地。随着王力西部产业园、潮汕产业园的建成达效,让蓬溪“智能家居”主导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除了工业,蓬溪在农业领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食用菌已成为蓬溪品牌响、支撑强、辐射广的特色农业产业,正朝着打造食用菌百亿产业集群的目标稳步迈进。自2012年琪英菌业盘活闽中食品开始,蓬溪食用菌产业发展进入工厂化、规模化“快车道”,工厂化和设施栽培杏鲍菇、虫草花等食用菌品种22个,日产各类鲜菇400吨,研发出菌菇挂面、休闲食品、饮料等10余种初加工及精深加工产品,远销全国23个省(市)及东南亚7个国家。蓬溪县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先后被命名为四川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入选国家设施蔬菜产业集群。2024年,全县实现产量14.66万吨,综合产值39.2亿元,外贸额9000万元。

眼下,位于蓬溪经开区金桥片区的晟味(四川)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已投产。该公司建设的4条食品生产线,将依托当地食用菌开发食用菌罐头、食用菌酱、食用菌汤等产品,以更多品类的深加工产品提升蓬溪县食用菌产业的附加值。

打造食用菌百亿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蓬溪县食用菌现代农业园正在有序推动菌香园、菌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规划建设东南亚冷链物流出口基地,大力拓展海外销售渠道。

城乡共美

在山水之间书写锦绣华章

仲夏的清晨,漫步在赤城湖边的云舟码头,几抹远山如黛,一湖柳影妖娆,白鹭在清波浩渺的水面翩跹起舞。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碧波荡漾、风光如画,绘就了一幅山水人城共美的新画卷。

cf3ed5eb-18f7-421f-a1e6-ea4bb4c41e18.jpg 

近年来,蓬溪县城焕发新活力,香溪谷—万峰山—赤城湖生态文化长廊、市民文化中心、门博公园等一个个新地标呈现,串联起众多的湿地公园与岛屿,蓝天、碧水、绿地……将整个蓬溪点缀得舒适惬意,宜居宜业。

在赤城湖你可以感知水的“生态力量”,驱车前往30公里外的蓬溪县文井镇,还能感知高峰山的“魅力风光”。

高峰山景区以“德孝文化、本草文化、古建文化”为内核,景区结合自然与文化的独特魅力,正逐步打造成为集德孝文化体验、研学、养生、旅居养老和农旅融合于一体的森林康养度假胜地,推动周边乡村振兴示范片的建设。目前,该景区已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近年来,蓬溪以蓬船灌区工程建成投用为契机,依托赤城湖水库、白鹤林水库、黑龙凼水库、三五水库和芝溪河、高峰山等资源,突出湖河为媒、山水相会理念,做活“蓬山”“溪水”两篇文章,加快建设山水田园典范城、生态宜居康养城。

今年5月22日,蓬船灌区白鹤林水库向文井、新会、常乐等10个乡镇30多个行政村补水,全域自流灌溉体系惠泽城乡,助力农业丰产增收。

秀丽风光,既在城中,也在乡野。

在文井镇白鹤林村,绿水青山间坐落的一排排带菜园的小楼精美别致,通村公路宽敞整洁。这个村不仅生态环境良好,还依托白鹤林水库打造白鹤林水美新村大健康产业园,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成为蓬溪乡村建设的亮丽名片。

漫步在大石镇牛角沟村,别致的民居依山而建,青绿田间小溪潺潺,红军元素一步一景。近年来,蓬溪县立足红色文化资源禀赋,奋力打造“引客入遂”新场景,成功创建全市首批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星级阵地。眼下,该村正在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探索“庭院+”发展道路,形成“红色教育、休闲农业、科普研学、乡村旅游”共建共享共兴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体系。

成果共享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建市以来,历届蓬溪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实施民生福祉增进行动,从建市之初人均不足500元,到2024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9175元、20875元,群众的“钱袋子”日益殷实,发展成果逐渐转化为百姓可视可感可触及的美好生活体验。

每天9点,蓬溪县崇雅康养中心总会准时响起做早操的旋律。老年朋友循着节奏做着简单的动作,蒋开文便是其中一位。

“我早就把这里当成家了,每天生活很规律,吃住很满意,还有护工照料起居,比住在家里方便多了。”90多岁的蒋开文思路清晰,自蓬溪县崇雅康养中心2023年3月落成后,他和老伴就一直住在这里。

该康养中心根据不同功能划分为七大板块,并与周边八县(市、区)毗邻接壤,与成渝城市群多城市形成1.5小时交通圈,是全市乃至全省设计理念、配套服务较优的康养项目,为蓬溪加快建设生态宜居康养城奠定了基础。

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

走进蓬溪县仁和小学,整洁明亮的教室里传来琅琅的读书声,宽阔平整的走廊里到处是欢声笑语,这座崭新的教学楼里设施齐全、设备完善,为同学们带来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去年9月,这所新学校正式启用,可提供1620个学位。

为了让孩子们在家门口能上学、上好学,蓬溪县不断扩大教育资源投入,县中职校、蓬溪中学新校区、仁和幼儿园等一批学校相继建成投运,有效缓解了城区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学位缺口居高不下的紧张局面,为孩子们的教育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教育是民生之基,医疗是民生之需。2019年8月19日,蓬溪县人民医院完成整体迁建。2024年底,蓬溪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整合县域内医疗资源,建成覆盖全县的资源共享“五大中心”:医学影像中心、医学检验中心、心电诊断中心、病理诊断中心和消毒供应中心,依托5G和区块链技术,开展远程会诊、专科共建,提高了县域内医疗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

城市有温度,生活更幸福。

曾几何时,蓬溪的乡村道路狭窄崎岖,“农产品进城难”“消费品下乡难”是农村物流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蓬溪大力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截至2024年底,全县公路总里程达3021.505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869.418公里,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通物流、列养率均实现100%。2018年,蓬溪火车站恢复客运并停靠动车;2022年,成达万高铁开工建设,蓬溪设站点,蓬溪人民可在家门口坐动车乘高铁,出行越来越便利。

从获评首批四川省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样板县和“交商邮供”融合发展试点县,到“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4条高速公路的贯通,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引擎。

此外,蓬溪县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67个贫困村、2.4万户、5.2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有序稳妥退出,取得全省脱贫攻坚成效综合评价和后评估考核“七连好”,荣膺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县,入围首批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进。从1985年到今天,蓬溪县在遂宁建市后的发展浪潮中,以不甘落后的勇气和实干争先的锐气,实现了从奋力追赶到全面发展的华丽蜕变。

展望新时代

中共蓬溪县委书记黄亚军:

锚定新定位 开创新局面

值此遂宁建市40周年的关键节点,蓬溪县将坚定扛起市委实业兴市、引客入遂“两面大旗”,锚定“建设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和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定位,加快“三县三城”建设。

加快建圈强链,打造特色产业强县。围绕“2+1+N”特色优势产业体系,持续培育壮大锂电、智能家居两大主导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食用菌全产业链发展,打造食用菌百亿级产业集群,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文旅破局,推动赤城湖生态修复治理和唐兴书院盘活利用。

坚持以人为本,建设民生幸福优城。扩大优质供给,持续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创造优美环境,做好“蓬山溪水”文章,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提供优越服务,统筹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提质升级。

推进城乡融合,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持续推进“3+9+112”城镇村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墨砚湖“山水画卷”生态智慧新城等项目,着力构建“一环三带五片”乡村振兴格局,加快成达万高铁蓬溪南站等项目的建设,打通城市通道。

扩大改革开放,营造一流发展环境。大力推进效率革命,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统筹好发展和安全。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蓬溪县将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杨雪雯)

(遂宁新闻网供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