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二季度,达州东部经开区实现服务企业全进驻,37家企业驻点覆盖率达100%;累计梳理企业问题诉求66项,其中新增问题34项,目前已高效解决问题64项,办结率高达97%。”在达州东部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局关于达州市千名干部驻企业强帮扶促发展行动二季度推进情况报告中,这组数据生动诠释着经开区干部在助企行动中付出的不懈努力。
自2024年起,达州东部经开区众多干部锚定企业需求,将服务企业全覆盖、高效破解难题作为工作核心。他们扎根辖区企业,全力护航市场主体稳健发展,把为企纾困、助力企业成长作为首要任务。通过政企“一对一”精准服务,构建起“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其中,创新设立的项目秘书制度,成为助力重点企业加速发展的关键举措。项目秘书常态化深入企业走访,与企业深度沟通,精准收集企业诉求,协同多方力量,切实解决企业实际困难。
创新服务机制
打造亲清政企“连心桥”
近期,在达州市正宏储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内,达州东部经开区投资服务中心投促二科科长、项目秘书刘刚正开展实地走访,收集企业诉求。作为对接该企业的专属项目秘书,他承担着协调解决企业建设过程中各类难题的重任。
达州市正宏储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磷酸锂、磷酸铁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首批入驻达州东部经开区的企业,目前已进入投料联动试车关键阶段。
项目秘书(左)在企业走访(张浩 摄)
谈及刘刚的付出,达州市正宏储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办主任赵伶丽感慨颇深:“项目秘书常驻企业,第一时间协调参建单位,攻克工程建设、设备调试等核心难题;迅速组织生产要素保障单位,解决水电气供应问题;针对企业用电、用气需求,多方奔走协调,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每个议题全程跟进、落实、反馈,让企业能心无旁骛抓生产、谋经营。”
企业的“急难愁盼”,就是刘刚努力的方向。他表示:“作为项目秘书,我会当好企业贴心的‘服务员’,用心用情解决企业困难,推动达州东部经开区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专班精准护航
筑牢产业发展“硬支撑”
走进四川星空钠电PACK集成制造基地,全自动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带料调试。该基地是四川星空钠离子电池产业综合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综合项目计划分三阶段建设,总投资115亿元,涵盖电芯生产线、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及110kV变电站等建设内容,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200亿元,可提供超1000个就业岗位。
项目秘书(右)了解企业情况(张浩 摄)
“达州东部经开区各部门给予我们全方位支持。”四川星空钠电电池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何力说道,“‘服务专班一对一’机制让我们倍感温暖,专班每月主动上门走访,像朋友一样深入了解建设进度和产线情况,带着解决问题的决心而来。从员工通勤班车协调,到扩产用地审批,只要提出需求,就能迅速得到回应和解决。”
在推进千名干部驻企业强帮扶促发展行动中,达州东部经开区严格落实“谁进驻谁负责”,聚焦企业核心诉求,整合部门资源形成攻坚合力。通过专题会议、上门宣讲等方式,推动惠企政策精准直达企业。
达州东部经开区产业发展局分管负责人冉小凤表示:“我们将持续深化驻企帮扶常态化走访调研与统筹协调机制,坚持周跟踪、月调度,精准把握企业生产经营与发展需求。聚焦三大主导产业,全力攻克项目招引建设投产中的要素瓶颈,推动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为创建国家级经开区和千亿级产业园区筑牢根基。”
整合资源优环境
政策赋能促发展
在达州东部经开区,各部门聚焦企业发展痛点,统筹整合部门资源,多维度发力优化营商环境。
金融赋能解企忧。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成功助力四川中达沃能源有限公司获得农商银行和邮政银行500万元融资,有效缓解建设期资金压力。同时指导达州市宏晟砼业有限公司用活融资政策,减轻欠款负担。
精准引才助生产。组织企业参与“百名人社干部送岗入户百日攻坚行动”,借助“经开视线”平台发布用工信息,为正宏储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精准匹配专业人才。
达州东部经开区园区(张浩 摄)
完善基建强保障。协调十九冶迅速解决四川华创恒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厂房漏水、沟渠积水问题;全力推动开江—麻柳园区输气管道工程竣工投用,保障企业生产用气需求。
为确保惠企政策精准落地,达州东部经开区通过专题解读、上门宣讲等多元形式开展政策辅导。针对四川正鑫硅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关注的水电气价格问题,详细解读政策,明确麻柳工业水厂投用后供水价格降至1.85元/吨,并加快推进增量配网建设以降低用电成本。围绕建筑业企业发展需求,深入解读《推进达州东部经开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十一条措施(试行)》,指导千霖通建设有限公司等企业申报政策奖励,缓解资质升级后用工成本压力。区生态环境局主动靠前服务,就达州市东科砼业有限公司设备升级环评手续办理问题开展专题解答,为企业绿色发展提供专业指引。
未来,达州东部经开区将进一步深化驻企干部常态化走访调研机制,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发展需求,将在三季度重点锚定重大项目攻坚,全力协调解决重大项目要素瓶颈,建立健全企业问题诉求台账,对企业问题诉求办理情况实施全程跟踪、动态管理。对尚未解决的难点、堵点问题,制定“一对一”解决方案,实行销号管理,确保企业反映的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奋力向国家级经开区和千亿级产业园区目标迈进。
(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