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文旅 >新闻详情

李后强赴巴中南龛石窟调研:以文化遗产保护助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2025-07-06 09:12:41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王颖校对:赵丁责任编辑:黎琦审核:张瑞灵

四川经济网讯(韩江 记者 胡敏 文/图)7月4日至5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联主席、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后强率队赴巴中市南龛石窟开展专题调研,重点围绕文物保护、活化利用等展开考察,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李后强(右三)一行在巴中市南龛石窟开展专题调研

南龛石窟始凿于隋,兴盛于唐代,现存龛窟176个、造像2700余尊,是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南方石窟群之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造像融合北方中原石窟的雄浑与蜀地民俗的灵动,既有庄严的佛像,也有世俗化的“草鞋天王”等本土化形象,展现了唐代工匠对生活美学的独特诠释。

此次调研旨在探索巴中石窟文化资源的保护路径与创新发展模式,为全省文旅深度融合提供经验借鉴。在调研中,李后强详细考察了石窟的保存现状,特别关注风化侵蚀、游客承载力等保护难题,并强调要运用数字化技术加强监测与修复。 

李后强指出,四川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明确,把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摆在治蜀兴川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把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南龛石窟作为巴中文化地标,应成为全省文旅融合的示范案例。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强化科技赋能保护,建立三维建模与动态监测系统,探索“预防性保护”模式,避免过度旅游开发对文物的损害;二是深挖文化IP价值,依托石窟艺术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如数字光影展、文创衍生品开发,吸引年轻游客;三是推动区域协同发展,联动巴中其他石窟(如水宁寺石窟、西龛石窟、北龛石窟)及红色旅游资源,形成“石窟+生态+红色”多元产业链。未来,南龛石窟或将成为“巴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为四川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做出贡献。 

调研期间,李后强还应邀为巴中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作了题为《当好决策咨询委员以“量子思维”赋能革命老区振兴》的学术报告。

相关推荐